考研成绩出来的时候,本文的作者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408分!不出意外的话,9月份她就可以走进自己心仪的大学,开启她的研究生生涯。

每年考研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我推荐你看下这篇文章呢?作者是一个离开校园14年,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少年时代也并不是什么学霸学神,为什么她能成功?

相信在她的经历中,你能看到一个普通人坚持和奋斗的意义。

离开校园14年,我考研成功

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漫长假期,2020年的考研成绩,也像期盼已久的春天一样,来得格外的晚。

8个月的坚持,我的成绩最终定格在408分,其中英语75,政治70,心理学专业课综合263。对于一个离开校园14年的人来说,这个成绩说得过去。

再加上我去年已经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提前面试,拿到了不错的面试成绩。不出意外的话,9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阔别多年的自己的开学典礼。

能在第三个本命年,考出这个成绩的我,只是个普通的“中年妇女”。考神、学神、学霸这些词语在学生时代都不属于我,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四六级也是飘过的。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

下定决心走上考研之路

“一把年纪,却要正儿八经地去考研,我这是到底在图啥呀?”作为一个有理智的成年人,在做决定前一定会经历一番“自我的拷问”。

我大学专业是法律,毕业后却进了著名的广告创意公司,后来又在财经媒体担任品牌策划多年。弥补自己在品牌及传播专业方面知识体系上的空洞,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但是:

要读书求学?自己买书看,不可以吗?——不可以。谁都知道自己随便看点专业书和跟着导师系统学习的区别有多大;

混个同等学历的硕士,不可以吗?——不可以。单纯为了学位的“学习”,对现在的我,毫无意义。

2008年,我申请到了去英国留学,拿到华威大学的offer之后,却抵不住北京房价下跌的诱惑,最终把为留学积攒的钱全部拿去供了房子,放弃了上学。

11年后,当我了解到北师大的王牌专业——品牌、广告与消费心理,简直如获至宝,这个应用心理学的前沿领域,再一次点燃我心中的求学之火。

几乎就是在一瞬间,我就认定了这个学校和专业是我要的,就是它。但是实践起来,真的顾虑重重。

2019的春天,春暖花开,我却在那些美好的春夜,一次次失眠到天明。

我不行,努力大半年到头来一场空,怎么办?

我更怕苦,这条孤独的备考之路,也许我根本无法坚持。

在这个年纪,再感受一把高三?!我怎么能协调工作、家庭和复习?

这个年纪去读书?是不是显得为时已晚,不合时宜?

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将这些顾虑一一打碎。

1、零基础跨专业是问题吗?

零基础跨专业,这样的学习复习虽然苦,但是忍一忍几个月很快就过去,30多岁的人难道这点毅力都没有?

只要活着,年纪就要增长,最好的学习年纪就是现在,未来50岁的自己,一定会羡慕今天自己的年轻活力。

2、没有大把得完整的时间专心备考?

我确实不能像应届生那样,有大把完整的时间专心备考,只能在工作家庭的缝隙里挤时间,可这样的状态才是人生常态啊。

过了18岁完全不理窗外事、要全社会为你的考试让路,那种像高考一样的考试,不会再出现再你的人生里了。

不论是20+、30+,成年人总有自己的社会事务和责任,多线程工作学习的能力是18岁以上人士必备的基础能力。

决策已定,说干就干。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8个月备考

所有碎片时间都抠出来学习

我马上买来所有考试相关专业书籍,考研英语单词也刷起来。

备考之初,我有个“宏大”的野心,我想看看在这个重度使用智能设备的时代,一个人将近8个月下来砍掉被手机消磨掉的无聊碎片时间到底有多少?能不能用它创造个小奇迹?

▲ 备考用书的三分之一

我卸载掉所有娱乐软件,取关所有跟专业无关的公众号,退出所有购物闲聊群,把手机设置为工作免打扰模式,只在固定的几个时间段看手机。

通勤路上,等车、等上菜的时候,刷单词看网课;带孩子上辅导班时,我就找个僻静的角落,啃专业书;炒菜的时候,灶台上放着音箱,在噼里啪啦的爆炒声中,听专业课音频。

作为自由职业者,平日拖方案、拖稿是我的顽疾,为了心安理得的备考,拖延症也不得不基本痊愈,工作任务一来马上进入倒计时状态,每拖一分钟,我的备考时间就要短一分钟。

又正值家里装修,我连去建材市场、约供应商量房的时间,都要精打细算,处心积虑地安排在自己容易犯困的时候。

▲ 去年8月带娃去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白天带娃暴走,晚上啃书到一点

备考期间,还带孩子和家人一起旅行了三次。

每天早上五点,趁着家人孩子还在熟睡,我就爬起来默默啃上《普通心理学》,看两个多小时书,再和他们一起早饭一起出游,晚上不管多晚回来,也要再刷几页书。

遇到景点、饭店排队,赶紧把今天的单词任务完成。

在早晨氤氲的薄雾里,我悄悄登上古老宏村民宿的屋顶,捧着书本,“精神分析”和水墨徽州的油菜花海,一起在心里淌过。

▲清晨,我站在古老宏村民宿的屋顶上“啃书本”

即便是这样,所有碎片时间都抠出来学习,跨学科考研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虽然教材都是中文,但是猛地扎到这个陌生领域,大脑懵了一圈又一圈。美好的周末下午要跟“心理物理法”为伴,一页页“天书”听下来,只恨自己没有聪明的大脑。

艰难地啃了两遍教材之后,我才渐渐等来了一点柳暗花明,理解了一些专业概念,开始尝试复述和画图。

对于拖家带口的在职人士,“碎片式”备考是必需的战略。但是到了最后一个多月的冲刺阶段,再深度挤压、挖掘“碎片时间”也不够用。

政治、专业课整本整本需要大量背诵和刷题,我选择性地舍弃了大部分工作和家务事,每天必须保证至少5个小时来备考,实在挤不出来的时候,就牺牲一点睡眠。

周末早早起床,去酒店、咖啡馆、图书馆用一整天刷题背书。感觉时间永远不够用,背了又忘忘了再背。

虽然从来没有达到过复习的最佳状态,计划的题没有刷完资料,也没看完,但是我越临近考试,反而心态越平和、笃定,甚至开始坚信自己会考上。

临考前两天,我窝在北师大附近的小酒店,满心轻松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兴奋。这种因为考试而兴奋的状态,遥想学生时代的自己,从未有过。

▲2019年12月21日的考研现场

中年人考试,具有极大的优势

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等到成绩揭晓那一天,实际的分数和我预计的基本差不多。我先生得知结果后,淡淡地来了一句:“这是应该的。你三十好几的人了,考研这种事当然能搞定。”

没错,中年人的脑子,是自媒体的上热门话题,已经成为一门生意。

我们每天活在群嘲与自嘲之中,尤其是中年妇女、老母亲、孩子妈,除了刷手机,就真的啥也记不住,啥也不会了吗?

中年考研的劣势,谁都能想的出来,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类似考研这样的事,才会明白中年人的优势有多大!与年龄一起增长的是智慧。

我从小就很笨,高中一直数学不及格,小时候没有多聪明,因此现在也没有这种变笨的反差。

关于智力,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天生的,受遗传的影响,主要指知觉、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一般20岁前后达到巅峰,然后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是后天习得的,跟自己的阅历知识储备有关,包括学习各项技能本身的能力、数学、语文、外语等。

晶体智力一生都在成长,只有65岁左右才可能会略有下降。

两种智力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30多岁的你,也许反应没有昔日那么快,但是我相信和20岁的自己相比,智慧增长是惊人的。这种智慧完全可以弥补相当一部分流体智力的损失,甚至表现更出色。

中年人的记忆力真的下降了吗?很多时候,是你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严重束缚了自己。

记忆力真的下降了吗?感觉自己不断地遗忘,记不住东西?实际上,你也不能确切的记得清楚20岁的自己具体到某一本书是怎么样的记忆状况了,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带有心理暗示的粗糙比较。

哪怕是二八年华,学过就忘也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象,所以孩子们要想学会东西,也要不断地复习巩固。

中年的我们,也不例外。

遗忘,不是残缺,而是作为正常人类生存进化所必须的本领。画图、编码、联想、词桩记忆法,活学活用心理学方法,我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比20岁时更强。

考研最后冲刺阶段,人手一份的政治“肖四”,在应届生普遍只背完一遍的时候,我已经搞定第四遍。

1、时间管理能力

一边工作一边哄娃,还要留心炉子上的砂锅,多线程任务处理技能的养成,就是一个中年人的进化史。再加一项备考,总比再来个二胎容易得多。

2、坚持到底的毅力

考研跟高考最大的区别就是,考研是一条自己选择、自己摸索的孤独的路,考验的是毅力。在这条无人监管的赛道,每天都有人弃跑。恰恰我们中年人比起20岁,最突出的优秀品质就是坚持和毅力。

3、心态平和笃定

这个年纪去读书,无论结果好坏,都不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太大影响。能够放下一切心理包袱,踏实备考。

4、成熟的自尊与自信

每当有人问我最近忙什么,我都会老实回答我在考研,没有遮掩也不怕嘲笑。

有不少人听说我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备考很吃惊——你怎么要这么久?他们只要三个月、一个月考上985。对不起,我只有8个月考研的智商,再年轻20岁也是如此。

踏踏实实用心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在应试这件事情上,结果看得见。私下拼命,表面洒脱,成功了宣传自己智商高,失败了因为没学?这是小学生的把戏,我是中年人,不玩。

中年应试的优势,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阅历、经验带来的答题、写作和面试优势;甚至觉少。

不像少年时那么贪睡的优势等等。

▲ 心理学要考的统计学

真是学渣文科生的天敌

我听了五六七八遍,再反复刷题

最近,我先生也在准备某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刚看到成摞的资料,他也很发愁。

临考前一周,他推掉所有应酬和娱乐,踏实背书,利用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分条逐项、分层拆析在理解中带背,很快三天解决两大本资料。

考完试,他感叹“没想到30多岁更会用理论联系实际,比当年20岁背书更快。”

想做就趁现在

别拿年龄当借口

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这个专业,应届生和我们这种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一视同仁,我只是报考北师大的考生里最普通的一枚“中年妇女”。

专业最高分的同学总分高达445,其中满分300分的专业课,她考出了293分的神分数,这是一位在职的二胎妈妈。

还有,其他的同为80后早已为人父母的学长学姐,入学以后也表现优异。他们是我坚持到底的榜样和勇气。

走到这个年纪,才终于明白,学习考试虽难虽苦,但是跟生活的不容易,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每当结束了一天的忙乱,终于坐在书桌前,我的心里是轻松惬意和满足的。

人到中年,生活的确不易。但是,如果能活到80岁,现在岂不正是如日当空的盛夏之年?

虽然经历了一些事,我还远没有到倚老卖老的时候,想做就趁现在,别拿年龄当借口。

1.《考研好考的985 36岁考上985大学研究生:不受年龄束缚的人,都活成了最好的自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考研好考的985 36岁考上985大学研究生:不受年龄束缚的人,都活成了最好的自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