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记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积累“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描写病人痛苦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经过,感受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12课,指名读,跟老师写课题,注意:“醉”左边西里面有一横。

  2、齐读课题,读了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谁?

  (2)麻醉剂有什么作用?

  (3)他是怎样发明的?等等。

  3、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 勉强、凑巧、挣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 出示图片,介绍: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出示:“高超”泛红。 初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读准词语:勉强、凑巧、挣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点解决(1)、(2)问题

  1、解释“麻醉剂”。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种中药麻醉剂。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读句。

  2、谁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用书上的句子介绍华佗。

  A、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

  B、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 研读课文

  出示:表格 着( ),华佗心想。 出示: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

  出示: 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又想起( )。 出示: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 ?”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

  出示:8、9小节的内容。 出示: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华佗 ,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 华佗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晓各种经书和养生的学问。他立志以医救世,为民众解除病苦。华佗行医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众的爱戴。

  三、研读课文

  学习2—7小节

  1、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时候。课文向我们写了华佗两次动手术的过程,分别是:给小孩动手术、

  2、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出示表格)。 华佗在给这两个不同的病人做手术时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结果怎么样?又想到什么?请你们静心读课文,并完成课后表格。 手术 看到 听到 想到 给小孩割去毒疮 乱蹦乱跳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4、读课文第四小节,完成练习。

  (指导学生先用课文中的说法说,然后再换一个说法说。)

  5、这句话是什么句?

  (1)指导朗读。

  (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关键词语提问? 预设:沉思是什么意思?华佗沉思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沉思?

  (3)根据问题提出讨论。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指导学生给“任人摆布”换个说法)

  (4)华佗这样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

  (5)从中看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师生合作读2—7小节。

  8、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小结:前面我们通过读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体会到华佗是一个能为病人着想的、有良好医德的人。

  学习8—9小节

  1、华佗究竟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默读8、9小节, 用学过的抓重点词语提出问题的方法先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词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节,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语:时时、处处。

  (1)华佗时时、处处搜集,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华佗随时随地都注意观察,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说话练习:开动脑筋,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是怎样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

  (3)“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这项发明是极不容易的,华佗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交流第9小节

  (1)根据学生交流,重点词语泛红。

  (2)“第一个”“一千多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麻沸撒是医学上的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超前和发达、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值得我们自豪。)

  (3)齐读句子。(赞美、敬佩)

  5、简单介绍华佗。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华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因为他具有善于从最常见的和偶然的事件中发现问题并刻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质,他不愧是神医。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创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来,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深感不安 病孩 痛得死去活来 沉思 醉汉 任人摆布 终于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4、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

  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感悟句子的含义。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华佗的资料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一位有名的医学家——华佗的故事。(板书:华佗 读准多音字:华huà)

  2、简介华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 随机出示课文第一节。

  3、出示课题:第一个发现麻醉剂的人

  (1)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中的“发明”能否改为“发现”?

  (3)讨论:发明与发现的不同用法。(发现是已经存在了,而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活动。)

  那么华佗发现了什么,从而发明了麻醉剂?

  二、感知课文,了解华佗。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

  2、回答问题:华佗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1)华佗发现病人动手术时很疼痛。

  (2)华佗发现喝酒之后人会昏睡,手术就不会有痛苦了。

  3、从这些发现中你觉得华佗是个怎样的人?(关注病人、善于观察)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写了华佗从医生涯中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两件事情中,他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出示表格:

  手术 看到 听到 想到

  给小孩动手术 活蹦乱跳

  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

  2、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交流 随机解决:“活蹦乱跳 撕心裂肺 惨叫 呻吟 任人摆布 沉思 ”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

  (2)根据表格,老师穿插指导朗读,尤其是两个问句。

  ①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②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通过改变句式和反复朗读,体会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医德)

  (3)练习说话: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 ?”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

  3、两件事虽小,可是给了华佗启发,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书:思考 研究)

  4、齐读课文第2—7节。

  5、引读第8节,然后完成填空:

  从此华佗( ),( )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 ),成了世界上( )。

  6、比较句子:

  ①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②从此,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

  (1) 分组读句①②。

  (2) 体会“时时、处处、昏昏、慢慢”等叠词的作用:更表现出华佗对医学的执著,对病人的关心。

  (3) 齐读句①。

  7、学到这儿,请你用一句话说说华佗是怎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的?

  8、(出示最后一节),用赞美的语气齐读。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师总结:课文记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这个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地位。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为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而自豪。

  2、作业:(1)完成课后说写双轨道的练习。

  (2)收集的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病孩:痛苦挣扎——深感不安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华佗 醉汉:任人摆布——陷入沉思 合成麻沸散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三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肺”;理解积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联系已有经验,针对重点词句提问。

  3、能独立简要概括华佗行医过程中的两件事;通过研读描写华佗心理活动的内容感受他时时处处为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医德。

  4、了解文章选材、详略安排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文章段落衔接的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你对华佗有了哪些了解。

  教学过程:

  一、 揭题,检查预习,疏通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文章人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1 生根据对课题所提的问题,说说读文后了解到的内容。

  师结合板书:华佗 正音华

  (2)出示预习题2 生交流 师板书:神医 医术高超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 二、 学习课文所写两件事例,品读人物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精神,体会作者选材用意。

  1、联系旧知,质疑 师:《起死回生》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使我们感受到扁鹊的医术高明?这篇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华佗医术高明,被人们称为“神医”,可下文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归结为: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

  2、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练习根据表格简述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2-7节,对照表格,概括两件事主要内容。

  (2)交流,师指导书写“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导学生将心理活动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4)学习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 板书: 医德高尚 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读2-7节,加深认识

  4、体会文章选材用意,释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选的材料与“神医”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神医”。因为他医德高尚,时时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才会不断钻研,使自己的医术越来越高超,他的名字才会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才会敬佩地称他为——“神医”。)

  三、学习课文第8小节,体会“处处、时时”等词语作用,进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读课文第八节,引导质疑 引导归结为:课文为什么详写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却把事情的经过部分一笔带过?

  2、出示华佗麻沸散药方,感受发明麻醉剂艰辛

  3、讨论、释疑 师小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已经树立,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作者就把经过部分略写了。

  四、总结全文、了解文章上下文连接上的特点

  1、师总结全文

  2、出示“然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节与节之间连接上的特点 师小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上下文的连接更顺畅、更自然。

  板书设计: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神医” 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 时时 处处 想着病人的疾苦

1.《麻醉药是谁发明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麻醉药是谁发明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