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简洁有力的口号,几十年来鼓励无数国民努力学习,走向国家建设所需的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骨干、中坚力量,彻底摆脱背朝黄土的传统生活,实现命运的逆转和阶层的飞跃。(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知识)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知识)但是随着国民知识素养的普及,“知识改变命运”会成为新时代人们普遍相信的座右铭吗?
01.“知识改变命运”的历史回顾
“知识改变命运”原是香港房地产商李嘉诚提出的观点,认为在21世纪,知识将对社会、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我们正在进入的21世纪是知识和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将最大限度地决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类文化的提高。知识是促进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改变命运的机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李嘉诚
对于建国时全国文盲率达到80%的国家,当时国民知识渊博,新中国、新事业建设有了更多的机会,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毕竟,那个时代能读文章的人很少,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当时,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很容易,但有这种认识的人太少了。
几十年来,经过不断的“扫盲运动”和教育的大力投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我国的文盲率下降到了22.82%。那时,中专生毕业后可以被分配到比较好的单位,大学生更加骄傲,全家几代人的自豪感,010-;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大幅提高,通过高考筛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校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进入了老一辈人闻所未闻的工作岗位。从此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骨干、中坚力量,彻底摆脱背靠黄土的“祖宗”生活,实现了真正的命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怕”成为了几代人的信仰。
大江宋运辉剧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民众来信的信息来源爆炸式扩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接踵而至,为伴随我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这些以专业知识为前提的岗位吸引了无数青年学生进入各种新兴产业,以专业能力和不可替代性增加了核心竞争力,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又一实践者和实现者。
“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对从“亡国灭种”危机中走出来只有几十年的国人有着咒语般的吸引力。毕竟,在世代靠天吃饭的祖先眼里,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很显眼。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毕业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满足了我国千百年来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威廉莎士比亚。)
02.今天,“知识改变命运”的效果正在迅速下降
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从初生到成长,直到庄严而苍老逐渐消亡,“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也不例外。几十年来,尽管这个口号短暂但非常有力的召唤,没有背景、出身贫穷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了几年,凭借自己知识上的优势走在了同龄人前列,最终定居在喜欢的城市和生活环境中生根发芽,切实改变了自己和后代的命运。人们甚至给出身低,但出人头地的男性起有意义的名字。凤凰男,比喻人的命运差距很大。好像麻雀飞到树枝上变成了凤凰。“知识改变命运”毫不夸张地说是所有凤凰男的内在“催化剂”。
/pgc-image/41d16884254347808bc5618df4a7740a?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4" width="520" height="312"/>时至今日,"知识改变命运"依然是不少人心中的执念:有的人认为,同样的工作和职位,研究生总归要比本科生有竞争力,本科生又当然比大专生有竞争力,保险起见,我直接读个研究生,他就没有理由不要我了;有的人认为,我只要把大学读出来,我就站在"食物链"的前半段了,毕竟现在高考的录取率也就是一半一半。
大量的人这样抱着这样的信念,造成的一个宏观的现象就是,大家都一窝蜂似的朝着更高的学位去读书,生怕在就业初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有的本科毕业生临近毕业时,要么为了逃避进入社会,要么为了多享受几年惬意的校园生活,都选择继续读研,为将来就业准备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于是乎,继本科生连续多年扩招之后,研究生也水涨船高不断扩招。
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的大量工作岗位直呼难招人,人难招,不是理论和实际水平都太低,就是学校所学和实际工作岗位所需不匹配,要么就是岗位上匹配了,对方却高不成低不就,总之就是一个字:难。
不光是在对员工文化程度要求总体不算太高的企业用人需求方面,在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博士的培养方面,也出现了所学与所需差异巨大的现象。众所周知,在现在高校教师的聘任方面,也形成了一条再清楚不过的鄙视链:博士学位是起点,国内最好的大学毕业的博士,大多只能到国内二流高校任教,而国内最好大学的教职,主要留给了"海归"博士或拥有留学背景的人们。
自己学校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得不到母校的认可,只能到次一等的、甚至好几等的学校就业,因为母校更青睐于"外来的和尚"。于是这两年,北大、清华等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到中学乃至小学任教的新闻不断提醒人们"学历贬值"、"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事实。
曾经有一个师兄,硕士和博士阶段都在全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专心研究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学,等到毕业,却不得不回老家当地的一个不知名高校里担任马哲教师,连母校所在城市的其它高校哲学系都难以迈进。
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令人感到惋惜,一方面也令人为没有及早意识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二者之间的错位感到痛心。国家消耗了巨大的教育资源,导师也花费了难以估量的精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立时在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可见,如果不能及早认清形势,而是一味读死书的话,知识不仅难以改变命运,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命运的走向,“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已经濒临破灭了。
上中学时,听说哪位老师是本科或大学毕业的,学生们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多问那位老师几个问题;如果知道哪位老师是硕士研究生,学生的敬仰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因为那时候有不少老师是师专毕业,甚至中学毕业转身回来教中学的。
反观现在,如果没有本科学位,很可能连个一般的公立小学的门都难以敲开。然而当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的你,又回到小学去教那些字都认不全的小朋友,真的就是心甘情愿吗?或者反过来说,我们国家的初级教育,真的已经发展到需要用博士、硕士来担任老师的程度了吗?
当太多人希望用知识改变命运时,这句话的有效性就会随着实践它的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当然,这并不是说知识本身失效了。在这个各行各业都越来越讲究专业化的同时,拥有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显然才是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单纯地抱着用较高的学历去"辗轧"低学历的人从而获得较好工作职位的目的。
03. 今后,知识还能够改变命运吗?
很多人在迷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常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当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时,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也就没那么显眼了。此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工作的起点实际上并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知识,而是需要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增强其专业化程度的;甚至很多专业化的知识,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恰当地总结出来。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实验科学,不就是在反复的实验、反复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和规律,从而获得长足发展的吗?自古以来,中西方很多行业的学徒,无论是行医还是记账,不也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做学徒,逐渐积累经验,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获得整个行业的发展的吗?
本文绝不是贬低知识,而是意在说明,在社会所保有的各类知识储备急剧增加、甚至大量泛滥时,只有那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以及理论与实践具有相当匹配程度人,才能真正实现命运的改变。而事实上,能够及早看清形势,或者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保障的人,大多本身就不属于需要凭藉知识实现命运逆转的人,这只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正常过程而已。
其实,"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口号本就是一句悖论,因为无论人们拥有多么丰富的知识,最终只有采取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只有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者的命运也才能随之产生变化。只是在我国民众的知识素养普遍低下的前几十年,人们偶然发现拥有较多知识的人更容易出人头地,加上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使得多少家庭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一个甚至几个大学生。
当然,这样的供养是值得的。这种付出不仅为国家输送了优质的劳动者,也扭转了全家人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的生存途径。只是在知识的获取途径更为开放和容易的今天,接受了基本的高等教育之后,如果不打算以纯粹的学术研究为志业,那么真的没有必要躲在校园里不出来。
古人说"三十而立",意味着人在三十岁左右,就应当能够独当一面,不再依赖原生家庭了。现在的现实却是,仅仅一套房子,一个能够使人在职场放心奋斗的安身立命之所,就难倒了太多三十岁左右的,尤其是高学历、刚毕业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和收入积累的人们。如果不"啃老",试问有多少而立之年的高学历人群能在毕业不久顺利买房的?
"知行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经过上千年的辩论,我们的结论却依然回到了被人们批判已久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的一句话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这句话在讲了一系列对年轻人在家和在外的行为处事准则之后,总结道:(前面讲的这些)都落实在行动上之后,如果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文献知识了。
也就是说,要以行动为主,以行动为先。这个观点不仅受到了时年只有20岁的毛主席的认可,而且在此后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主席也始终贯穿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生命轨迹。
1913年底,正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的毛泽东在读到《论语》中这一条后,在他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6页)这显然是对孔子相对文化知识,更加重视行动的教育思想的积极肯定。而毛泽东在自己的一生当中,也彻底贯彻了这一指南,在行动、实践之余,也从未放松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总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有效性正在急剧下降的今天,尽早认清形势,采取合适的行动,把所学的知识与相应的实践相结合,才是在众多"同质化"竞争者当中占有先机的最佳方式。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不但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也是在浪费自己本就弥足珍贵的时间和生命,从而错过对社会应有价值的创造。
1.《【知识改变命运名言】还是迷信“知识改变命运”?复习一下毛主席当初是怎么教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知识改变命运名言】还是迷信“知识改变命运”?复习一下毛主席当初是怎么教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8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