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案一:手指谣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准备: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活动过程: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

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

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复习朗诵儿歌“小羊买”,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

2 教案二:手指谣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

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趣的手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儿歌主题。

教师说出儿歌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幼儿猜出各种答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开

1、教师用手指做动作,如将两个食指相对做小鸡的嘴巴,

让幼儿猜猜教师用手做出的是谁的样子,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活动。

幼儿尝试用小手做动作模仿各种事物互相猜,并发出合适的象声词。

如将两手掌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的样子,并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

3、学习儿歌《手指谣》。

(1)游戏形式引出儿歌中的内容。

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

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

(观看课件)

(2)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

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

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1.《幼儿园手指谣 幼儿园中班手指谣教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幼儿园手指谣 幼儿园中班手指谣教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