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抄报一:中国地理学家

(1)古代地理学家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众多,体现在旅游、方志、建筑、测量测绘、天文学等多个方面。例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张衡、一行、南宫说、郭守敬、裴秀、徐光启、乐史、罗洪先、贾耽、朱思本、晏谟、王士性、何秋涛、严如煜、顾炎武、徐继畲、杨守敬、于钦 等等。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对古代地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例如:张骞父子、班超父子、法显(晋代高僧)、玄奘(唐代高僧)、郑和等。

(2)近代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著名地理学家。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常识型向科学型转变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表象描述为主向深层认识为主的100年,也是中国地理学更加融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100年。

原《地理知识》编辑部从1986年起,开辟了“当代中国地理学家专访” 栏目,采访和记录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治学之道和所从事的事业。2002年,学苑出版社将部分内容整理出版了《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的足迹》(刘纪远主编)。该书列举了中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平生事迹,包括: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

我国地理学界的表率—— 竺可桢教授

刍议竺可桢成功之路——以他的代表作为例

征途处处乐无垠——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黄秉维院士的道路与奉献

第三次冲锋——访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

情满山海——中科院院士地理学泰斗任美锷的故事

三个第一流——访区域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

献身地理科学坚持理论研究——访经济地理学家曹廷藩教授

无止境的实践与探索——记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周立三院士

业精于勤锲而不舍——访地图制图学家曾世英教授

开创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新篇章——访地理学史专家王成组教授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开拓者——访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从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飞跃——访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足迹——访北京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

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带头人——访古地理学家周廷儒院士

在地理学上默默耕耘——记自然地理学家罗开富教授

一位地理学家的求索——访遥感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

为了中国地理学的腾飞——访经济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访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

为发展我国政治地理学作贡献——访政治地理学家鲍觉民教授

经艰险跋涉考察边疆地理——访边疆地理学家严德一教授

溯源而进——访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专家沈玉昌教授

良师益友——记地貌学家王乃梁教授编辑甘苦一夕谈——访著名地理编辑学家高泳源教授

从学者到所长——访气候学家左大康教授

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行者——记环境学家刘培桐教授

沼泽学领域里探索——访沼泽学家黄锡畴教授

愿作沙漠科学事业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献身环境科学的战士——访环境学家章申院士

2 手抄报二:外国地理学家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牙语: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他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说法。

埃拉托斯特尼(276BC - 194BC) - 计算地球大小。

托勒密(c.90–c.168) - 编译希腊及罗马知识而成著作《地理学》(Geographia)。

吉哈德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 - 创新的地图学家制作了麦卡托投影法。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出版了《宇宙》(Kosmos)及创立了地理学的分支。

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 (1779-1859) - 被视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之一。稳占柏林洪堡大学第一把交椅。

阿诺德·亨利·盖奥特(Arnold Henry Guyot) (1807-1884) - 在冰川结构、冰川运动,特别是快速冰流(ice flow)的高度认识享誉盛名。

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 (1850-1934) - 美国地理学之父及侵蚀循环(cycle of erosion)的发展者。

韦达·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 (1845-1918) - 法国地质政治学学校创办人及提出人文地理学原则。

麦金德爵士 (1861-1947)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共同创办人,之后帮助创立了英国地理协(GeographicalAssociation),并成为英国地理协会会长。

雷丁·尤里文斯迪(Reading University) 《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及《心脏地带(Heartland)理论》作者。

阿尔弗雷格·魏格纳(1880-1930) 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 (1893-1969) 人文地理学家及中心地理论发明者。

段义孚(Yi-Fu Tuan) (1930-)美籍华人学者,开展人性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作为一个学科。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1935-)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rxist geography)家,空间及城市地理学理论作者。

迈克尔·弗兰克斯·古特柴尔德(Michael Frank Goodchild) (1944-) - 著名地理信息系统学者及在2003年获颁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创会奖项。

奈杰尔·思瑞夫特(Nigel Thrift) (1949-) 非表象理论(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发起人。


3 手抄报三:地理的解释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1)学科名,见“地理学”。同“地理学”定义: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许多学者把经济地理从人文地理中分离出来,这样地理学就分为三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

(2)古代“风水学”的别称,是古代学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于地球表面或地球内在系统的理论。目前有大量古书传世,皆名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等古书皆是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西方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东方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中国古代词义概念上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现代观念中的“地理”概念来看,古代较早描述相关内容的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且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和有关地球数据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且这样的书籍中并不会使用“地理”这一词汇。

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等。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其中尤以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最为重要。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


1.《地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地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地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9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