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理发

据说,清顺治元年(1644年)4月,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也下达了“剃头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头,就表示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就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此说法虽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

2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炸糕

吃炸糕谓之“吃龙胆” “围仓”祈求丰收。

由于龙的各种吉祥寓意,在“二月二”这一天,不少饮食也都被加上了“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等,伴随着春回大地的暖意,各地人民将这些习俗演绎的有声有色。

3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猪头肉、猪下水

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万物复苏,按照北方传统习俗家家户户用猪头作为祭祀神灵的供品,并吃猪头肉、剃龙头讨鸿运当头的彩头。正所谓,吃猪头抬龙头。还有的地方吃猪下水,也就是猪内脏。在一些文化中,下水则可能是比肉类更有价值的食品。

4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顶门棍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5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敲财

为了求吉利,民间还有‘敲财’习俗。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孩子们会用准备好的小木棍敲打门框,同时嘴里念念有词‘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往家滚;二月二,敲门框,金子银子往家扛。

1.《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听说这样做会平安顺利一整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听说这样做会平安顺利一整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