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范文
一、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以诵读、欣赏为主。读中学、读中感、读中赏、读中悟。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以人为本。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平等对话。探求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民主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作为单元起始文章,本文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关注并了解古人如何体察自然万物。《三峡》是《水经》中《江水》一文中“(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过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课程标准》和《教参》中对这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要求都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所以教学这类文章切忌“深刻分析”和“精彩讲解”要注重诵读、涵咏,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文言语感,为学习后面较难的文言文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一个文言文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文言词语已经有一定积累,但是并不丰厚,缺乏归类意识。比如:“或”“虽”“素”等常见的几种解释。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还不了解,比如:兼语句的拆分翻译,意译的特殊规律等。在内容上,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在写三峡风光时,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三峡风光的美点是如何描写出来的?大部分同学可能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寻找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学案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质疑问难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疑问,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七、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教师教学准备:示范朗读、搜集《三峡》风光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干净整洁、学生排排坐、大组、四人小组分配。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袖珍话筒。
八、教学过程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布置作业
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色,你想不想把它介绍给你的朋友呢?假设你是导游,运用课文或另搜集的资料,写500字左右的《三峡自然风光导游词》。
【《三峡》教学设计范文】
1.《三峡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峡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