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傅氏文化,共建繁荣傅氏。功在千秋,福泽万世!

本文来源:寰球傅氏

寻常巷陌不寻常!

宁波有座“隐居”的傅宅。

主人是上海富商傅宗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老宅、每一座古桥……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时光深沉如海,古时的繁华日渐远去,历史如川流不息的三江水奔腾而过,那些老故事已然模糊,但当我们打捞昔日痕迹时,依旧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独特魅力。

今天,跟着小布一起穿梭时光,拾味历史记忆!

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人民路4号,有一处静谧的民国老宅隐藏在居民楼群和绿树浓荫间,它就是——傅宅,又称傅乾月房。

这里原是镇海籍上海富商傅宗耀的旧宅,解放后成了镇海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场地,后又相继成为镇海人大、政协等部门的办公场所,现在是镇海老城展示馆。

它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走马楼式四合院,始建于1922年,曾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近现代建筑。

宅子内有两层走马廊。下层东、西廊是欧式风格,采用连续券做法。梅园石精雕的柱子做工颇为细致,柱头石式是科林斯桩式毛茛叶和爱奥尼克式涡卷组合。

下层北廊则为中式风格,传统卷蓬、月梁、枓栱构成的檐廊,花卉、云纹、如意等图案的木雕,看起来很是气派。

二楼地面铺设了民国时期的进口彩色拼花地砖,虽然是有年头的老物件了,但是颜色鲜艳、整齐有序,现在看来依旧时髦。

打开走廊尽头的门,出去便是露台,一侧的“荫壁”用了龙头纹瓦当、寿字纹滴水、福字砖刻以及筒瓦拼花,细节之处尽是美好寄寓。

宅子两侧有较高的硬山顶。外墙则采用了巴洛克式观音兜的建筑形式,有祈福风调雨顺之意。

山墙上的圆形窗户,融入了传统园林中的镂空景窗形式和哥特式建筑中的玫瑰窗元素,新颖又别致。

走出傅宅,带上铁门,我们可以看到门上有五蝠捧寿图样,寓意五福临门、长命百岁。

许多人都不知道宅子的主人傅宗耀是谁,细心的市民可能在后海塘石刻和吴公纪功碑上看到过他的名字。但是他的孙子——傅在源,是浙江省“爱乡楷模”。

傅在源先生在助力镇海中学教学方面功不可没,校内体艺馆、图书电教楼等都有他的资金支持,由他设立的“富的镇中基金”惠及众多学子。

镇中校园内工艺精湛的“富的廊”,原是傅氏家祠中的一部分,后因开发拆迁才迁移到了这里,以纪念傅在源先生对桑梓子弟的关爱和对镇中的鼎助。

时光流转,这处宅子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飘摇,却风采依旧,在热闹喧嚣的城市里,静静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敬请关注分享,欢迎转发传播——

1.《校内体 宁波有座“隐居”的傅宅。主人是上海富商傅宗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校内体 宁波有座“隐居”的傅宅。主人是上海富商傅宗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