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不过,它还是来了,一句话,高考,你考还是不考,它都在那里。试卷,你做还是不做,它都在那里。

对于我们六零后来说,我不高考已经很多年了,除了几个非正规大学梦不圆的高考钉子户还在继续挑灯夜战以外,连我们的儿女都已经告别高考很多年了。

回想起60后的高考,真是这里黎明静悄悄,除了考前动员,老师要我们一颗红星两手准备以外,其余的也没有什么嘱咐的。

那时,能够考上大学,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简直不得了。

记得那一年,我们同学考上西南民族学院,因为头一年她的哥哥考上西南民院,于是,她的风头盖过当年的县文科状元,,县文科状元可是考上川大的学霸啊。

而我们那位考上西南民院的女生被县宣传部记者采访,还写了一篇报道《羌族兄妹双双考上西南民院》,在县广播站连续广播好多天,搞得大家以为他们兄妹同时考上西南民院。

当时,我们班还有一个考上重庆医学院的同学,也是成为焦点明星的,至于考上川大的更不用说了。大家都很羡慕她。

当然,等70后、80后当初参加高考,情况又不同了,高考成为每一个家有考生的重中之重,当时,我家在县城,亲戚有孩子要参加高考都住在我们家里,那时,我在离县城三公里的乡下教书,每天中午只要第四节没有课,马上骑车往家里赶,在菜市场买菜做饭,搭配营养,色香味俱全,使出浑身解数给家里的考生煮饭,还得关注她的情绪。

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子,难免有点小情绪,又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很容易莫名地小伤感。我还得宽慰她。

化解她的焦虑,不过还好,她考上了川师大,而且现在在川师大当教师。

她高考后,她的妹妹也到了县城,在汶川一中读书,住校,所以,我没有操心她的生活,而且,女孩大大咧咧的,性格开朗,一点也没有她姐姐的焦虑情绪,只是考试前生了一场大病,影响高考,结果只上一个少数民族预科,第二年才升入本科的。

到了新世纪,全国各地开始大张旗鼓宣传高考状元,谁要是考上状元了,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会分享这份荣誉,当然,小学老师们只是在口头上分享而已,没有学校会给高考状元的小学老师奖励。

那时,我们县城中学开始逐渐成为全州高考龙头老大,过去这份荣誉几乎都是马尔康中学,茂县中学夺得。当然,地震前,汶川一中还叫它的老名字,威州中学,简称威中,校门口挂的门牌还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写的。

那时候,只要加上少数民族照顾分上重点都要金榜题名,街头开始有了横幅。

终于,新世纪第四个年头,一名羌族女生夺得全州文科状元,被上海华东师大录取,可以算威中状元零的突破,因为她母亲是我们单位的同事,因此,我写了一篇报道,投到《阿坝日报》,结果那篇报道署名加了两个人,我们单位领导和宣传部新闻干事,当然,都是熟人,我也没有计较。

4年后,我女儿参加高考,因为汶川地震,灾区考生的高考延迟到7月,而她参加高考时,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对校门周边进行封闭,家长不得逗留。

当然,那时的家长除了默默等候,比如拿着一罐牛奶,酸奶什么的,或者健脑口服液什么的,让孩子补充营养,别的也没有。

当年,家长默默守候考生的情形,与现在真的是天壤之别。太低调了,就这样,守候孩子高考的家长还会被笑话,那么大的孩子参加高考,怕丢了?怕被拐骗跑了?站在校门口等候,能有什么作用?瓜兮兮的。

也奇怪啊,那时的考生都是自己在高考前一天去考场踩点,找到自己所在的考场。考试当天,自己徒步去考试的学校。考前没有家长送到校门口,考后也没有家长在考场外夹道欢迎。

但很少听说有考生忘记带准考证了,或者跑错考场了,或者忘记带身份证等。

而现在,每年高考最多的新闻就是考生忘记带身份证了,让交警叔叔送回,还有考生要迟到了,警察叔叔用摩托送他去考场摩托可以大街小巷穿行。

还有的考生迟到了不能进考场,结果母亲下跪求情。

今年高考前,一位交警还说过,但愿这个宝贝今年不会派上用场,结果,没有想到,今年考生忘记带准考证,跑错考场的比比皆是。

更有糊涂母亲开车送孩子高考,结果送错考场,给孩子收拾书桌,将孩子的准考证夹到废书中卖给收废品的。

当然,一位监考老师忘记带监考证了,更让人笑掉大牙,原来,忘记带准考证的考生长大了,成为老师,继续迷糊。

不过,最有戏的,还是旗袍男神和旗袍女神。

旗袍男神是谁?老师啊,辽宁省丹东市一位男老师啊。

他是丹东市敬业实验高中高三年级里唯一一名男班主任。他之前便跟学生们开玩笑说,也要穿上旗袍,送他们毕业,希望他们能够带上好心情,轻松应考。

大家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结果,没想到,他亲自去买了旗袍,正式上阵前,他在旗袍下穿了T恤和运动裤。

7月5日,在晚自习上,他用旗袍秀,给了学生们一个惊喜。

在学生们拍摄的视频中,王老师套着T恤和运动裤,身着有些紧身的旗袍,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预祝我的学生们旗开得胜!随后,他拿起剪刀,让同学们上前,把旗袍的开叉剪得更高一些,“叉开得越高,考得越好。”

如此欢乐的场面,如此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冲淡了学生的焦虑,他们一边开心地为老师剪旗袍的叉,一边喊着“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口号。

这位老师为了孩子的高考也真的拼了。居然这样给学生们打气,不过,效果太好了,王老师笑称,先前大家心情有些紧张,现在状态都很好。

2020年7月7日早上,在北京、在温州,在济南等城市,几乎华夏大地,不少考生的妈妈身着旗袍手拿向日葵,希望考生“旗开得胜”“一举夺魁”。还有拿着一根甘蔗,上面挂着两根香蕉,猛一看还以为来到丐帮了。

甘蔗可以解释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香蕉呢?还有穿着紫色内裤,寓意为紫腚赢更是牵强附会了。

至于举着向日葵就是一举夺魁?还不如去折桂花枝,蟾宫折桂更有文化。

至于穿旗袍,可能是妈妈们,尤其是身材不够好的妈妈们借机穿旗袍的由头吧,平时不敢穿旗袍,怕被人议论,怕旗袍圈的人来指责自己亵渎旗袍。现在旗袍被神话了,别说身材不够好,个子不够高不敢穿旗袍,就算身材好,个子高的,穿着旗袍上街都不敢自信,生怕某一处窜出旗袍圈里的人指点自己穿旗袍没有搭配好发型,包,鞋子,或者走路姿势不对,搞得很郁闷。

而高考的考场外,妈妈们穿着旗袍,举着向日葵,没有旗袍圈里的人敢走过来指责她们,没有身材穿什么旗袍,没有个头穿什么旗袍,穿旗袍干嘛配这样的包,这样的鞋子?你这是亵渎旗袍。

因为人家是为参加高考的儿女打气。

于是,这些旗袍妈妈们成功地做了高考焦点,抢了儿女们的戏。

其实,成绩好的学霸无论妈妈穿不穿旗袍,爸爸举不举向日葵,都能夺冠。高考与穿什么衣服关系不大。当然,妈妈们穿旗袍美美几天还是可以的,至于有的学校让考生跪拜什么神,就笑话了,还有举向日葵的,拿甘蔗的,只要别污染环境就可以。

1.《茂县中学 今年高考不一样,考生的爹娘比考生还有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茂县中学 今年高考不一样,考生的爹娘比考生还有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