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市韩绰地狱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地区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歌诗的意思是

青山绿水若隐若现,清山不远千里,秋时已过,江南地区蔓草都还没发黄凋零。皓月映衬着二十四桥,这悠悠的清夜,你这佳人现在在哪里教人吹箫?

词语表述

地狱判官:刺吏、观察使的属官。

迢迢:指水流绵长漫长。一作“漫漫”。

凋:凋落。

玉人:美貌的人。这儿是杜牧对韩绰的誉为。一说指扬州市歌妓。

教:使,令。

诗词作品情况

此诗是杜牧离去扬州市之后,在江南地区怀恋往日同僚韩绰地狱判官而作。实际创作時间约在金刚级九年秋或改成年间秋。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扬州生活的情深怀恋。

诗情画意鉴赏

立在枯树枝下,看见秋雨划过遍地的枯叶,和远方光溜溜的高山,脑海中里又想起在扬州城的幸福生活。这时,扬州城的高山应当仍然是绿意盎然的,绵长的江流也应该是滔滔东流吧。秋季将落伍,那扬州城城里城边的花草树木却還是一片生机盎然,分毫沒有凋谢的征兆。

华灯初上时,依然在秋雨中感叹哀叹,想到了在二十四桥的旧事。在皎洁的月光下,大家一直在扬州城的石桥上喝酒写诗,很是自得欢乐。那迷人的箫声令我流连忘返。现如今,独自一人在这里北京长安城里,只有看见天空的月儿,惦记着:今晚,你又会在哪座桥上,教人吹箫呢?

专业知识袋子

唐朝的扬州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兴盛的都是会,店肆林云,富贾众多,酒店舞榭,数不胜数,“每重城向夕,倡楼以上,经常出现绛纱灯数十万,辉罗耀列上空,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梦幻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浪荡”的杜牧,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常出现于怡红院倡家,有许多情欲生活,韩绰在这些方面是他志同道合者,因此 返回北京长安后作诗寄赠。

▍编 辑:荞 麦

▍讲 解:玉笙教师

▍标 签:古诗词朗读解读

1.《寄扬州市韩绰地狱判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寄扬州市韩绰地狱判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1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