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解方程的步骤及必背公式,供参考!

解方程必背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出判别式△=b²-4ac的值,判断根的情况。

当Δ>0时,x=[-b±(b²-4ac)^(1/2)]/2a,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但有2个共轭复根。

解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3)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4)合并同类项: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最简单的形式:ax=b(a≠0)。

(5)系数化为1

设方程经过恒等变形后最终成为ax=b型(a≠1且a≠0),那么过程ax=b→x=b/a叫做系数化为1。这是解方程的一个通用步骤,就是解方程最后一个步骤。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最后得到x=a的形式。

1.《解方程公式 初中解方程必背公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解方程公式 初中解方程必背公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1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