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大都会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刘振东黄静
“好教育,好临床!不辜负学生,不辜负病人!”十多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讲师、主治医生尹祖安一直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和医生的身份,使他们勤奋工作。
在同事眼中,他是爱岗敬业、勤奋踏实的好同事;在学生眼中,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良师;在患者眼中,是医术医德兼备的“大医”。他的学医之路和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因病从医”坚定不移的踏进中医之门
1999年夏,尹周安高考失利,未来该何去何从他十分迷茫。直到湖南中医学院(2006年正式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降分录取的消息让他成功迈入了大学。在正式上课的第一周,他入学时的热情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消磨殆尽,初次接触《中医基础理论》,深奥难懂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对于这位理科生而言实在难以接受,心里不断嘀咕,“这阴阳五行不就是江湖算命先生的那一套理论吗?”在当时,中医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冷门专业。
在大三那年,尹周安患肝病,大学期间曾三次发病,因为病情严重差点休学,但也“因病得福”,有幸得到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湖南省名中医彭坚教授、赵国荣教授的关注并师从其下。在尹周安饱受病痛折磨,家境窘迫之时,导师们隔三岔五地亲自来宿舍为其诊病,将他的肝病彻底治愈,并鼓励其好好研学中医,扛起中医传承重担。
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进一步坚定了尹周安对于中医的信心,更是坚定了走中医这条道路。有了导师的鼓励和想要学有所成的压力,凌晨寂寥的路灯和深夜清冷的月光见证了尹周安学习中医的刻苦:50余本读书笔记、300多万字,无不记录着他学习中医的努力,一摞摞证书、一年年的奖学金,肯定了他学习中医的付出。
在读研期间,尹周安跟随国医大师熊继柏、湖南省知名中医专家彭坚教授门下临床跟诊学习2年,让他收获颇多。在2007年硕士毕业后,跟多数人一样开始求职,但和身边人不同的是,他带了一本寸厚的病案记录本,这是他读研时诊治病人的病历记录,凭着这份特殊的“简历”,他顺利地进入了衡阳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科,在这里开始了他作为医生的职业生涯。而在这一个三甲西医院的中医科,面对强大的西医,面对危急重症,尹周安曾经几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中医能否参与解决临床危急重症,这个时候导师彭坚教授反复鼓励:一定要扬长避短,恪守经方,发挥中医简便灵验之优势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2007年,尹周安遇到了一位破伤风患者,高热昏迷,抽搐,西医处理效果不佳,他几度开方未见获效时,便请教导师熊继柏教授,熊老听完后说:此乃痉病,患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遵照指导,给与中医经典名方大承气汤,1剂药后患者热退,神志转清,5剂药后全身肌肉痉挛解除而病愈。通过这个临床案例,更是让尹周安重新树立了中医完全可以参与临床危急重症的治疗的信心,更加坚定的学好经典,用好经方,坚定走中医之路。
率先开创“从方剂到临床”第二课堂
在衡阳工作的那段时间,尽管尹周安临床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他还是感到遗憾:“站在南华大学的讲堂上,我的授课方式虽然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因为他们毕竟都是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我的课讲得再好,最多也只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医的爱好者。”而中医科班出身的尹周安,更希望培养出一批将来可以从事中医临床的“铁杆中医”。
怀揣着传承中医信仰的执念,2012年,尹周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公开招聘返回母校,进入方剂学教研室任教,终于开启了自己的“圆梦之旅”。
然而,尹周安发现,中医的形势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乐观,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的兴趣并不浓厚,而他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中医经典的重视不够,对于临床接触不足,对于方剂的运用知晓太少。而传统的师承教育恰恰在这方面做的比院校教育更加具有优势。
为了将自身的经历运用于教学,尹周安于2013年开创了《从方剂到临床》第二课堂:在现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渗透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之长处,将临床案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经方与时方融合交汇,衷中参西,中西相长,“为中医之崛起而教书育人。”并于2014年正式确定为该校的公选课。
为什么会开这样一个第二课堂?尹周安表示,开创这样一个第二课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中医的兴趣,对于中医临床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它面向在校中医学专业大二以上学生,立足方剂与经典的拓展及临床运用,以系统的专题讲座及临床跟诊教学为主要形式,以QQ交流群、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号为传播媒介,以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典型案例讨论交流。通过微信交流群要求同学们每天坚持读、抄、背方剂。
同时,尹周安还亲自创建了《从方剂到临床》第二课堂学生团队。团队始终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近年逐步建立了“班委会管理制度”“跟诊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公众号管理制度”等,使得第二课堂开展活动更加高效。团队每个学期都会对预备成员、正式成员等进行考核,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及特殊贡献奖。
大五中医专业的学生李睿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有着多年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一直都是用的西药维持稳定,当尹周安在课上讲完“小青龙汤”的方剂后,她在课间找到尹周安,问他:咳喘一直很严重,西药没停过,是否能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尹周安之后为她配了相关方剂,李睿没想到中药的疗效之快及稳定,随后决定停掉西药,选择进行中药治疗,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也正是因为真实的疗效发生在自己身上,李睿对中医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现在准备考研,将继续选择中医专业,研读下去。
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潮流
“大家晚上好,我们马上开始讲课。”
“哇!搬板凳”“前排”“我们来了”……
这是记者在尹周安开设线上教学的微信群中看到的对话。原来,除了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尹周安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开展互动教学,多次进行线上教学。比如在微信群中给学生讲方剂、讲经典,将自己的临床所悟以及读书笔记利用休息之余分享给同学们,同学们在宿舍也能听到尹周安的讲课。同时,尹周安也经常拿典型病例,在微信群里让同学们进行临床案例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锻炼临床思维,各抒己见。另外,每个月固定时间会有学生在团队群里进行语音小讲课,分享学习心得,临床感悟等等。
在寒暑假时,尹周安每天早上用10分钟时间,在微信群为团队成员讲解伤寒论,带动全体学伤寒、背伤寒,要求所带班级学生每日在微信群抄背方歌,实现班级方剂学零挂科率;每月在微信群进行1次典型病例讨论和讲解,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思维,同时不定期进行古方选讲,距今累计30余个;还为锻炼学生讲课能力,加强成员交流,每个月固定时间让已经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成员在团队群里讲课,课后其他队员讨论,尹周安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整理成文档,供大家交流和学习;并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及时推送有价值的案例供大家讨论和学习等。累计受益学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次。
除在微信教学之外,尹周安还是一个博客达人,他的博客记录了他的看诊案例、教学心得等,还有上千余条的看病留言,他都进行了一一答复,博客访问量也达到73万余人次。
尹周安表示,教学手段的改革紧贴着时代的进步,将传播手段作为辅助与教学两者相结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袁欣]
1.《湖南中医药大学尹周安:专注于中医,活用经方治愈患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湖南中医药大学尹周安:专注于中医,活用经方治愈患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2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