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哟

今天不谈别的,弦哥给大家分享下合肥最美的几所中学,文章来源合肥规划局!

敬请关注

合肥规划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

校园,承载着教育,也承载着莘莘学子的希望与梦想。师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成长,互动情感,和谐共生。美丽的校园吸引老师人才,美丽的校园陶冶学子情操。

一个优秀的校园规划设计,是建筑学与教育学完美合作的创造,她是:

充满善意的所在——

功能贴心、尺度宜人、自然绿意,

让学子期待上学;

活动热络的所在——

教学活泼、充满智慧、人情浓郁,

让路人心生向往;

沉淀历史的所在——

累积痕迹、一脉相传、构建历史,

让校友找到回忆。

“建筑应该是可以阅读的”。

今天起,我们将行走合肥,

带您走进身边的最美校园,

感受师生与校园的“亲密对话”,

感受环境与幸福的“美好相映”……

合肥第四中学

合肥市第四中学——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建校于1929年,原校址为始建于唐会昌年间“庐州府学”所在地,古时称之为“文庙”,是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文庙

宋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修为学宫。历史上,“庐州府学”几经兴替,屡遭战火。1853年,太平军进攻合肥,一把火将“庐州府学”焚烧殆尽。后来,李鸿章弟弟李鹤章将其重新修复。

文庙

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入,抗战时,学校迁安立煌县,改名“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合肥。几度易名,至1956年创办完中时方定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

原合肥四中

为优化提升滨湖新区教育资源配置,2015年1月,新合肥四中启动选址重建。新合肥四中位于滨湖新区天津路和宁波路交口东北角,占地面积190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规模为90个班寄宿制学校。当前,新合肥四中正火热建设中,预计2018年9月1日建成使用。

校园规划设计,将历史和现代兼顾考虑,通过新型空间和新型建筑符号的引用,来提高建筑的时代性、趣味性,传承历史,展望未来。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学习和工作、生活效率,新合肥四中在设计时注重学习功能空间的相对安静和较短流线,工作空间注重独立划分和方便管理,生活空间注重幽静安逸和趣味实用。

校园内布局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礼堂、图书馆、体育馆、食堂、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等九大功能建筑。建筑布局在校园中央西侧,运动场地布局在校园东侧,减少东侧主次干道对学校教学的影响。教学区位于校园最核心区域,校园北部布局生活区,校园中间留以开场交流空间有利于公共功能的共享利用,并通过带型广场将教学区与生活区有机结合,形成南北对景关系。

校园主入口位于南侧,在校园北侧和西侧各设置两个校园次入口。

食堂

合肥市第十中学新校区

位于瑶海区龙岗经济开发区长江东大街以北、襄河路以南、大众路以西、王岗路以东。合肥市第十中学新校区已于201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校园规划设计根据地形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尽量减少对基地自然条件的破坏。校园环境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融入传统园林的空间特性,让校园回归自然,为学子创造优美的花园式校园。

校园总平面图

规划充分结合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和城市环境,以曲线和叠加的方式创造环境,利用原有地形合理布局建筑、道路、绿化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等,做到规划、建筑与环境的三位一体。校园采用带形空间组合模式,室外开发空间沿校园南北向依次展开,是学校主要的交往与休闲场所,也是校园的主轴线;主轴线的南端形成了学校的入口礼仪广场;并结合地势以及资源形成院落式组团。

半塔路将建筑群体划分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个理性空间,同时在半塔路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次入口,其中西区规划为综合教学区,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艺术楼、图书馆、风雨操场、400米标准运动场、中心广场等;东区规划设计为生活后勤服务区,主要包括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工公寓、活动中心,游泳馆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以图书馆作为标准性建筑,创造出气势辉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氛围。

校园主入口

校园主入口设置在长江东大街上,校门设计端庄、气派。整个校区以半塔路为界为东西两区,由地下通道和地上平台连接,方便东西两区的交通联系。

阅览室

阅览室是学校标志性建筑,在礼仪广场之侧,突出庭院、中庭、架空、双首层等设计概念。图书馆主要功能为书库、教工阅读、学生阅览、报告厅等,主体建筑五层。

艺术楼

艺术楼也是学校标志性建筑,采用庭院、中庭、架空、双首层设计概念。艺术楼主要功能为美术教室、社团活动、心理咨询、音乐教师等,主体建筑四层。

教学楼

教学楼采用围合庭院南侧单廊布局模式,庭院面向球场开放,每个年级40个班,配有每个年级使用的办公室和合班教室。主体建筑五层,三栋。

实验综合楼

实验综合楼采用围合庭院布局模式,建筑造型因实验室对阳光的合理使用,围绕庭院单廊式布局。主要功能包括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室、探究教室、科技活动室、总务办公、会议等。

食堂

游泳馆

游泳馆满足校园比赛功能要求,可对外开放,设计为8泳道标准泳池。主体建筑一层,设有看台。

风雨操场

风雨操场靠近王岗路,可对外开放。主要功能包括形体及舞蹈教室,满足一馆多用的篮球馆、健身房、乒乓球室等。主体建筑两层。

学生公寓

学生公寓满足约4500名学生住校功能需求,位于校园的西侧。主体建筑五层,内廊式布局,每栋公寓都形成自身的内院。

浴室

浴室位于生活区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之间,主体建筑两层,设计独立出入口。

教工宿舍内部意向图

教工宿舍可解决约450名教职工使用的周转房,建筑主体16层,裙房两层,裙房为教职工活动用房及校医务室。

合肥七中

合肥七中创建于1956年,安徽省示范高中。2014年9月,新合肥七中迁址高新区,位于望江西路、方兴大道交口,与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毗邻。2014年9月,合肥七中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

新合肥七中总占地面积260余亩,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餐厅、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

学校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以“品位、人性、便捷”为原则,既相对独立,又和谐连片,功能完善,布局美观。叠水流觞,绿草如茵,风格典雅,环境优美。

新校区因形就势而建,错落有致的建筑和场地通过道路、台阶融通连接。

校园大门

新校南、北、东设置了三个大门,南门为形象礼仪之门,庄重、大气,北门为便捷实用之门,东门为绿色生态之门。

中心广场

校园中心广场借鉴了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心广场设计风格,叠水流觞,绿草如茵。与中心广场相望的校园一隅,取土成池,筑土成坡,垒石成桥,立柱成亭,灵动校园,生机尽显。

教学楼

教学区由六幢教学楼组成,每两幢楼围合成一个庭院,未来为一个年级。

办公楼

教师办公室位于教学楼的东端,便于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联络沟通。

实验楼

学生理、化、生实验室按8:8:8标准配备,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实验区同时安排通用技术教室6个,生态园1个。

综合艺术楼

综合艺术楼北楼为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楼全为社团活动用房,可以满足各类社团活动需求,未来将成为承载办学底蕴、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场所。

体育馆

体育馆为二层大空间建筑,一楼为小球、棋牌、健身场所,二楼为篮、排球场地。二楼同时为2000人集会的备用空间。

学校会堂

学校会堂位于南大门入口处,为整个校园的屏风式建筑。会堂集大型会议、学术报告、文艺演出、影视放映等多功能于一体,设施设备专业、齐全。

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学校景观中轴线上,地面十五层,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书库、师生阅览、教师教研、学术报告、微格教室、专用教室分布其中。

学生公寓

学生公寓由八幢六层楼围合成五个庭院。公寓区负一层安排有洗浴、非机动车存放,楼顶为学生集中晾晒区域。公寓区还设置有学生集中自修室。

食 堂

食堂为四层建筑,自动扶梯通达各层,未来可容纳4000人同时就餐。超市、书店、医务室等均就近设置。

校园环境

学校围墙外植冬青、内攀蔷薇,期望成为绿色篱障,有围墙而不见围墙。校园植物乔、灌木配置达150余种,品种全、品味高,树径大、树形美,色彩丰富,四季有花。

肥东第一中学

肥东一中建立于1956年,至今已经有61年历史了,在他60周岁的时候,离开了曾经耕耘了60年的老校区,搬迁新址。

肥东一中新校区位于合肥市肥东新区,用地面积约35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000 m²。

校园包含: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三栋、实验楼一栋、艺体楼一栋、国际部教学楼一栋、生活服务楼一栋、学生公寓四栋、教师公寓两栋等,满足近5000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新肥东一中校园规划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

肥东一中新校区的用地曾经是一片村庄,该区域的传统民居聚落有其独特的规划设计理念——“九龙攒珠”:道路和排水明沟被喻为“龙”,水塘被喻为“珠”。“九龙攒珠”带来了很多适合交流的空间和场所,这些天然的契合了新型教学理念对校园空间的诉求,这些也是这片土地所承载的记忆。

新校区设计方案保留了用地上原有的一片苇塘,并以其为中心布局了教学楼、行政楼、生活楼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模糊区域,成为功能性比较强的教学、运动、生活空间之间的一种过渡,来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的需要,并减少封闭的空间格局,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场所,并增加空间的人文关怀。

空间级配:对公共空间进行组织,使每天进入校园的师生都经历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具体使用空间的层级变化,达到心境的梳理。

院落空间:院落空间是当地民居聚落的重要特征,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将多维度院落的模式应用在校园的设计中,不仅丰富了校园的空间层级,更为师生们提供了多样的交流场所,同时也诠释了校园的文化内涵。

粗粮细作:在材料的选择上,通过巢湖北岸传统民居的材料来展现一种有传统地域色彩的建筑表征。平实的材料,通过在设计和施工上多花些心思,以求一种通过用心而达成的经久、耐看且温情的实际效果,体现了“粗粮细作”的设计理念。

耕读传家:校园建成后,孩子们可以在池塘芦苇边晨读,也可以在田间地头上运动,也可以在藤蔓树林下休憩,穿行于一片片老墙和一条条街巷之间……田园般的校园可以使孩子体会到属于这片土地的原本的记忆,甚至可以找寻到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千百年的“耕读传家”的意味。

图书馆

报告厅

餐厅

教学楼

体育馆

外部空间

内部空间

四种校园不同建筑风格,从建筑美的角度看,你最喜欢哪所学校?

1.《合肥新七中 合肥最美校园建筑之——新四中,新七中,新十中,新肥东一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合肥新七中 合肥最美校园建筑之——新四中,新七中,新十中,新肥东一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