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虽有佳肴》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佳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今异义词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虽有嘉肴》启发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升自我。

(3)“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权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作者简介

戴圣,是春秋宋国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孙,魏郡斥丘人(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版县北乡义)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权苍,潜心钻研《礼》学。

1.《虽有佳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虽有佳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