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The ChampionsQueen - Live Killers

个人概况

我是一名专科生,今年大三。

但我真正能坦荡地接受这个标签,恐怕是要从收到考研录取通知之后开始了。

我,就是题目里那个不小心念了专科的姑娘,今年大三。三跨考生,初试成绩385,其中专业一128,专业二122,英语一67,政治68。上周收到了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拟录取通知。

不论是出身还是目标院校,在考研大军里,都算是小众中的小众。备考过程中发现相关资源和经验少之又少,一路摸索下来走了不少弯路。如今上岸,想把经验留给更多的后来者。

关于择校

—请问,专科应届毕业生有资格直接参加研究生考试吗?

—抱歉,没有。

—那我应该怎么做?

专科生考研的成长路径,分为以下三种:

1,专升本。专科三年,再读两年本科,然后考研。相当于普通本科毕业,考研基本没有限制,但总共需要花费五年时间。

2,自考本。大一大二期间,参加自学本科考试,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准备考研。总时长三年,效率很高,但比专升本辛苦些。少量学校不招收自考本科生。

3,专科毕业后两年,按照同等学历报考。复试需要加试两门基础课,并有部分学校不招,或要求不可跨专业。

我选择了第二条路。不为别的,单纯是想早日摆脱专科这种混沌的环境。实际上,不论做何选择,考研路上,这都是一批不太敢做声的人。那些高喊着自己是“二本狗”的朋友们,都是我们的羡慕对象。

但话说回来,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当我们选择了考研的那一刻起,本科经历就已经翻篇了。

要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歧视?”

—请问,专科生考研会不会有歧视?

这是很多本科学校很普通的宝宝,选学校的时候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但其实即使是刚参加完复试的我,也很难给出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但,这么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首先,查看硬件。

去这个学校的官网,查看去年的招生简章,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不招收自考本科或者同等学历,那就完全可以报考。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直接打电话去所要报考的学校的研招办,确认自己是否有报名资格。

其次,自查软件。

一旦确认自己拥有所心仪学校的报名资格,剩下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心理战了。实际上初试就是单纯看成绩而已,考分高低决定是否有复试资格,就这么简单。至于复试当中面试环节是否有歧视……毫不客气的说,大多数过度担心这个问题的朋友,都挂在了初试上。

好的,你还是担心是吧?

那我在这里剧透一下复试环节,请各位吃下这颗定心丸:

复试基本分为,笔试,中文面试,英文面试三部分。

其中,笔试和初试形式类似,以新闻传播学为例,基本以论述题为主;而内容多在初试备考中就已有涉猎。

英文面试,多是考察英文交流能力,老师们根据你的英文自我介绍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并且多半问题的回答都可以提前准备。即使英语口语非常一般,只要你有心,初试备考英语打下的基础,加上初试结束到复试之间两个多月的时间练习,足够足够了。

中文面试,可以带自己的作品和简历,如果没有,带好自己的自我介绍就可以了。这里提醒一点,跨专业的同学不要怕自己没实习经历,初试结束之后同样有足够的时间去实习。

所谓的“歧视”,可能只会发生在中文面试环节。以我个人为例,我一进门老师很惊讶地问我:“山东大学毕业的啊?”我说,“对,山东大学自考本科。”然后就开始自我介绍。提问环节,有老师还是对我的学历表示疑惑,我就解释了专升本和自考本的区别,以及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老师也就点点头过去了。

老师对于学历的提问,仅仅是因为他们好奇,或者对此不了解而已,并非歧视。反倒是独特的成长经历,更能让人印象深刻。“本科出身”只是一个参考点,而你是立体的,你的任务无非是展现出一个立体的、没有被“出身”所限制住的你。

最终,汕大新传复试16进10,我是有幸进入的那个。总而言之,不必自卑,努力打造自己的硬实力,同时保持自我欣赏。以这样的心态,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专业,不会错的。

专业课

—跨专业很难吗?

—至少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不难。因为跨专业的考生占比非常大,很多理工科医学专业的同学劈着叉跨进来,都照样考高分了嘛。

—备考中途换学校,影响大吗?

—换就换,又不是考前一拍脑门换学校了,你怕啥?因为同一个学科各个学校的基础书目部分都是差不多的。《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这些书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必备书目了,同时也是入门书籍。

因为某些不可抗因素,我暑假第一天换了学校,开始重新备考汕大。但那又怎样,之前看的书都还一样用的呀。

新闻传播学初试主要分为哪几个模块?分别怎么准备?

回顾起来,汕大这种重基础类的学校的备考,无非就是三个模块构成:

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绝对要以课本为重,以一本核心参考书目为核心,参考同类书籍完善知识体系;

而新闻采访和写作模块,反复进行写作练习修改总结,要远比理论重要的多;

最后,热点积累的重要性,无须多言,此处推荐新传真经的热点班。

备考时间如何分配呢?

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暑假前广泛涉猎,暑假形成知识体系,十月后开始专注背书。

实务:暑假+考前练习。

热点:暑假后,直至考前。

公共课

你本身是英语专业的,并且在备考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练习英语阅读,但最终成绩平平。为什么?

大概是我考试过程中,觉得今年的题太简单,就放飞自我,新题型的答案直接按照时间排序了,考完英语的那天晚上,我还和我爹出去吃大餐庆祝了一下阶段性胜利,可以说是非常皮了。

-能正经一点吗?

好的。

英语最重要的无非是阅读和写作。而阅读理解的练习,可以说是占到英语备考时间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毕竟新题型完形翻译的基础,也在于阅读。

因此,书籍推荐:

阅读:

丁晓钟《英美外刊超精读和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上下

考研真相+3英语真题试卷

用来自己模拟考。近二十年的真题,我刷了三遍,所以用了三套真题。前十年相对简单,用来打基础,积累词汇和语法,后十年难度有所提升,要更注重逻辑性。

翻译:

唐静《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只看这一本书就够了,绝对完爆任何真题解析的翻译模块。

《新题型完形》

《复试口语》

宋逸轩老师在大概考前一两个月会出一个课程,跟她专项练习,很安心。

那政治呢?

如果看不下去肖秀荣老师,徐涛腿姐等等一大批年轻的政治老师,都是挺不错的选择。最后只想提醒一句,大题真的不难,背下来的答案题目里都有。

说到公共课,挺感慨的。今年汕大公共课的分数线65分,不少高分选手因为公共课差一两分无缘复试,实在让人扼腕叹息。然而就在去年,汕大的新传分数线还是国家线。

一个有点早的叮嘱: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早,但是辛苦备考一年,考场上一定要看准答题区间再作答啊朋友!!!我高考失利的原因就是答题位置写错,导致某一科目后卷直接没有成绩!!!所以这次在考场上就格外谨慎,最终结果也算是顺利。但这次考场上真的遇到了政治题写错答题区间,出考场后直接决定弃考的小哥哥!!!要是你看了这篇文章,12月考场上还出现这种问题!!!别说你认识我啊喂!!!

写在最后:

我是大二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大三考完研之后,我的高中同学们才刚开始准备考研。挺有趣的现象。回首这一年,无数次的崩溃,无非是自己和自己的抗争。实际上,那些自己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大可不必。如果重来,我会在备考的同时,坚持健身和合理饮食,多给予家人朋友一些关心,更温和地和自己相处。

而考研带给我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

以及,考研路上一路相伴的朋友,大概都是过命的交情了。

一定要抱紧他们呀。

祝你们都好。

努力都有回报。

详情戳

1.《大专生考研究生 我不小心上了个专科,请问考研还救得了我吗? | 一个专科考上新传研究生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专生考研究生 我不小心上了个专科,请问考研还救得了我吗? | 一个专科考上新传研究生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