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人生路漫漫,20年太久远,回顾20年前的潍坊旧景,看到老照片,无限思念与止不住的回忆涌上来,不觉然,内心已是一片汹涌澎湃,抑制不住的这份情怀,让我写下了本文。

20多年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潍坊,与现在相比,发生很多变化。那时候,一帮子年轻人噶活着蹦迪去东风桥东的路北哈雷,或者是白浪河畔桥西的男孩女孩地下舞厅。更有一些小孩特别想念潍坊影院门口那些烤羊肉串的,一块钱可以买到10多串,吃得那叫一个欢,如果你手握五块钱,那绝对是孩子们心中的土豪哥,从影院往东,来到保安桥西的芳菲园,这里更是很多孩子的童年记忆。

那时候的出租车,大多是黄色的“面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天津大发面包车。“轿的”一个是数量少,二来价格比“面的”贵,还有它没“面的”拉得多,在很多老百姓心目中,这种黄色“面的”拉人拉货两相宜,确实给当时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后来随着发展,这种天津大发黄“面的”取消了,各种“轿的”走进百姓生活。

当然也有的人除了选择黄“面的”外,也可以选电动带棚子三轮车,它的价位比“面的”更低,在火车站和闹市中心有很多这样的招揽乘客的电动三轮车,后来一度取缔,见到的就比较少了。再后来,出租车行业越来越正规,成立各种出租车公司,部分街道还设立专门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那时候的我们,花上几毛钱,买个瓤子火烧,就着辣疙瘩咸菜,或者啃着杠子头,嚼着五香花生米,别提有多香了。那时的小吃,确实难忘。还记得有一种叫烤排的早点吗,或者买肉火烧,哈着热乎乎的咸粘粥,或者豆腐脑,油条卷烧饼,坐在路边摊点,吃得不亦乐乎。

说到吃,确实想起很多。记得上中学,下了晚自习,有点饿了,家里不一定有饭。在路边有露天的拉面摊子或者馄饨摊子,现场拉面,几分钟就好,把拉面丢在锅里,几元钱就可以吃个大碗,再后来这种路边摊子越来越少了,想吃就要走进店里了。

当时中学,最好的要数中学街的潍坊一中了。其次广文街的潍坊二中。现在一中搬到大东边娶了,腾出地方给了潍坊中学,二中的地方成了广文中学。庆幸的是,三中四中五中七中八中这些学校的名字和地址大多变化不大,给校友们有了常回来看看的念头。

胜利街青年路丁字路口的“灰姑娘”雕像,平寿湖男孩女孩雕像,芳菲园北邻的光屁股孩子雕像,福寿街白浪河绿地广场的大铁牛雕像,等等。这些雕像,也是当时很多人喜欢拍照、游玩的地方,可惜的是,这些雕像现在去了哪儿,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那时候我们逛大楼,除了东风百货商场,百货大楼,还有百货站、供销大厦、银河购物中心、鸢都购物中心、北海购物中心等等。对了,还有自由市场和潍坊大集,那时候的大集,真是特别火,人特别多,尤其到了过年和节假日,你走进去,根本走不出来,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想提高车技和胆量?呵呵,开车到大集走上几趟,保准你的车技突飞猛进。现在的大集,比以前小了不少,逛大集的人,似乎也没以前多了。

欣赏更多原创老潍坊文章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如果你觉得此文不错的话

可以转发+点赞,十分感谢

如果喜欢他的文章,就关注他吧

1.《潍坊二中 20年前的潍坊是啥样的(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潍坊二中 20年前的潍坊是啥样的(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