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再论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序,预计2018年12月上架,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可得免费样书)

第三部分

案例研究经典范例

本部分包括从顶级期刊中精心挑选的9篇案例研究论文范例。这9篇范例文章主要来自3个顶级期刊——SMJAMJASQ,其中AMJASQ上各有4篇文章,SMJ上有1篇文章。最早的一篇论文是Gioia和Chittipeddi于1991年发表在SMJ上关于战略变革过程中意义构建与意义给赋的论文,最新的论文包括2014年分别发表在AMJASQ上关于悖论管理中动态决策与组织双元性动态管理过程的两篇论文。

这9篇文章不仅可以让我们体悟案例研究方法的奥妙之处,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比如, Hallen和Eisenhardt合作的论文深入研究了网络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虽然管理者们都明白网络关系是公司业绩的关键,但是管理者们对创建网络关系的策略一无所知。这篇文章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方法,以9家网络安全企业为案例,探讨了创建网络关系的策略和机制。作者发现,管理者们高效创建网络关系有两种等效途径。一种途径依赖于已存在的强直接关系,该途径适用于享有特权的企业。另一种途径依赖于作者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催化策略,这是管理者们通过创造有利机会来形成关系的一条新途径。

最近几年,由于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商业模式的重塑,转型和变革是中国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新挑战。但是,转型和变革是异常困难的,其中,中层管理者是变革的重要执行者,他们肩负着解释、沟通与执行变革的任务。为了理解变革及管理意义的构建,LÜscher和Lewis对丹麦的乐高公司进行了一项行动研究,这是一种少有的案例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通过合作性介入与反思,两位作者帮助乐高的管理者将重大组织重构中显露出的问题进行意义构建,并发现了组织变革中经常出现的三种悖论——表现悖论、归属悖论及组织过程悖论。

在组织变革中,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因素。Corley 和Gioia以一家名列财富100强的公司为案例,研究了这家公司中一个业绩非常好的部门成为一个独立公司的变革过程中组织认同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个部门是如何响应那些变化的。研究中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揭示了过去未被研究过的有关组织认同的一些问题,包括组织成员在“超负荷变化”中的共同经历,和随着认同模糊而产生的临时性的认同分歧等。

技术和创新是推动企业转型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技术的投入成本和风险也是巨大的。现实中,许多企业在转型中试图和其他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但是,这种技术创新联盟能否实现技术进步却不得而知。Davis 和 Eisenhardt通过对2001—2006年间全球计算和通信行业10家企业之间8次技术合作的多案例、归纳式研究,探讨了为什么有些企业间关系能带来技术创新,而其他的却不能。两位作者对比创新绩效后发现,高质量的合作创新不仅包含合适的结构性因素,而且还包含与合作伙伴领导角色相关的动态组织流程,该流程解决了跨边界重组过程中关键的创新问题。此外,两位作者还讨论了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的重组机制,企业间动态关系绩效上的差异,以及企业如何发展共生关系。

总之,第三部分中的9篇高质量的案例研究范例,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案例研究方法上的启示,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思考重大的战略、创新、变革等问题,对于每一篇文章的研究发现,我们在此不一一评论,请读者们自己慢慢体悟。

特别提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案例研究并不只有一种公认的方法,而是存在不同流派,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流派就是以例据为导向的案例研究方法(以QCA为其极端),以及以诠释为导向的案例方法(以启示性故事为其极端)。前者偏重案例数据的客观性(以实在论为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以及数据产生概念或理论的严谨性(rigor,以感性上升成为理性为其哲学认识论基础);而后者则强调案例数据的主观性(以建构论为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以及数据启发概念或理论的适用性(relevance,以感性与理性融合为其哲学认识论基础)。前者以Eisenhardt为典型代表(参见本套书中Eisenhardt的两篇文章),而后者则以Weick为典型代表(参见本书中Weick的一篇文章)。

从具体操作方法角度来看,两大流派存在明显区别(以科学程序性与人文意义性为对立的两大哲学方法论基础)。在数据处理方面,以例据为导向的案例研究方法强调可复制性(replication)、数据三方验证(triangulation)、编码程序(codingprocedure), 以及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即类别-主题-维度三阶要素结构),因此偏好多案例对比研究;以诠释为导向的案例方法则强调丰富多彩的现象描述(rich description)、数据多元性、整体情景性,以及动态过程性(longitudinal, 即纵向追踪性),因此偏好单一案例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以例据为导向的案例研究方法强调发现已有客观规律、理论饱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数据与理论关联的严格匹配吻合,以及量化可靠性,因此偏好理论抽象性、线性因果性,以及还原性等;以诠释为导向的案例方法则强调构建全新主观洞见、数据与理论关联的开放灵活解读,以及质性启发性,因此偏好具体故事性、非线性复杂涌现性及整体性与动态性(涉及悖论性)等。总之,虽然同属质性研究领域,案例研究两大流派的区别类似一般量化研究与一般质性研究的本质区别,只是程度不同(前者区别小于后者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案例研究文章并未明确说明是否偏重以上两大流派的任何一方,而是常常将两大流派采取某种隐蔽的融合。这很可能就是案例研究难以评估的根本原因。由于这两大流派各有所长,在实践中也难以严格区分,因此我们提倡在案例研究实践中兼顾两者,有意识地将两种方法尽量融合在一起,既注重例据,又强调诠释,而不应偏废任何一方。这一提议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思维,即两大流派作为典型悖论之对立双方相生相克,实现动态平衡共生,但此平衡具有非对称、可转化、非线性三大特征。具体而言,案例研究学者可以根据具体研究情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作为主导方法,而另外一种方法则作为辅助方法,这种主辅搭配平衡可以根据具体研究情景变化形成动态交替,但必须避免极端偏向任何一方。我们认为,兼顾两者加主辅搭配平衡的融合方法为最佳选择,因为这样更能全面深刻地呈现组织管理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及规律性,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法而使研究成果显露单薄片面的特征,而作者应该对此明确说明。这可被视为我们为案例研究领域贡献的第三个具体操作方法,作为“阴阳案例研究方法”与“案例元合成研究方法”的补充。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国内推广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翻译和编辑出版国际顶级期刊优秀的案例研究论文,以及国际主流期刊对案例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文章的规范与要求,我们期望可以启发国内学者来学习和借鉴这些成熟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案例,并将其运用到中国本土原创管理研究当中。我们相信,凭借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中国的管理学者们一定能够从中国管理的实践中发展出富有洞见、普惠世界的中国本土原创管理理论。

致 谢

最后,我们致谢原文作者,除3位主编以外的所有翻译者和校对者,他们是:

1.《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常见问题、方法、范例与流派(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常见问题、方法、范例与流派(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