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秋风辞 刘彻《秋风辞》原文及翻译

刘彻《秋风辞》原文及翻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秋风辞原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辞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注释

1辞:韵文的一种。2黄落:变黄而枯落。3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4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5泛:浮。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6中流:中央。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7鸣:发声,响。发:引发,即「唱」。棹:船桨。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8极:尽。9奈老阿:对老怎么办呢?

秋风辞创作背景

  汉元鼎四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就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

  「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饮宴,自作《秋风辞》。」刘彻触景生情,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怀佳人兮不能忘」等句,抒发了他渴求「贤才」的愿望。

秋风辞后世影响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今流传《悼李夫人赋》。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也「壮丽鸿奇」,为诗论家所推崇。

  他的这首清丽隽永,笔调流畅的《秋风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此诗虽是即兴之作,一波三折,抒写得曲折缠绵。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以「《离骚》遗响」观之,乃就文辞而言,沈德潜的评价非常切实。 鲁迅称此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秋风辞解析

  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谓写「乐极哀来,惊心老至」,一谓「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求仙意, 『怀佳人』句,一篇之骨」。张玉谷又补充说:「以佳人为仙人,似近、乎凿。然帝之幸河东,祠后土,皆为求仙起见,必作是解,于时事始合,而章义亦前后一线穿去」 。诗中求仙之意不明说,只以「怀佳人兮不能忘」一句暗点,意趣含蓄,妙在其中。

  全诗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第一层,点出季节时令特点。这两句状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动感,念来自然平易,而句式结构又十分紧促干练,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的组合,直给人以物换星移的紧迫感。此后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唐诗「秋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等诸如此类的佳句,无不受到《秋风辞》的启示,而兀出一定的继承、借鉴关系。明人谢榛以为,《秋风辞》之起句,出于高祖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仅从字面看,固然不错;但两者的境界和情韵,却颇为异趣:「大风起兮云飞扬」,苍莽辽阔,表现的是风云际会中崛起的雄主壮怀;「秋风起兮白云飞」,则清新明丽,荡漾著中流泛舟、俯仰赏观的欢情,联系后句,其韵味似乎更接近于《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武帝,大约也正从这相似的情境,联想到了《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不禁脱口吟出了下联两句。

  三、四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为第二层,是作者的因景联想和中心情思,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兰秋菊自有盛时,作者观赏的情趣和心态可以相见。接著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这种由物到人的移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怀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像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

  也有观点认为武帝于把酒临风之际,怀念的心中「佳人」是指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北方「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于元狩年间,武帝思念不已,竟至于信少翁之说,夜致其形貌于宫,在隔帷伫望之中,唱出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 的迷茫之歌。而今七、八年过去,武帝还是不能忘怀于她,终于在秋日白云之下,又牵念起这位隔世伊人了。这两句化用《九歌》人神相殊之境,写武帝对「佳人」 的生死相望之思,确有鲁迅先生所说那种「缠绵流丽」的韵致。

  五、六、七句「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为第三层,是泛舟中流的生动描绘,诗情复又一振,极写武帝泛舟中流、君臣饮宴的欢乐景象。汉武帝与群臣祭祠后土之后,坐着楼船渡过汾河,但见河中心翻滚起白色的鳞鳞水波,这时楼船上宴饮正酣,箫鼓齐鸣,乐工歌伎们唱着舞著,与那艄公划船的声音上下相应和,不绝于耳。这一层每句均包含两个动词,依次泛、济、横、扬、鸣、发的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呼之欲出。

  八、九句「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为第四层,是作者此次行幸河东,乐极哀来的深沉感慨。过分的欢乐之后,又带给人哀怨的心绪,青春难再,老之将至,因而不得不及时行乐了。这一描状自然景物后的思想归结,仍没有摆脱了古代骚人墨客的低沉情调。正像汉武帝本人一样,既有平南越、斥匈奴、兴太学、崇儒术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请方士,因横征暴敛至使「流民愈多,盗贼分行」的过错,所以这首《秋风辞》既有不少自然流畅,使人成诵难忘的秀句,又有叹息人生短暂的虚无色彩。

  总结看来,首二句写秋景如画,三、四句以兰、菊起兴,融悲秋与怀人为一。以下各句写舟中宴饮,乐极生哀,而以人生易老的慨叹作结。

  此诗语言清丽、明快,句句押韵,节奏快,乐感强,在艺术风格上受楚辞影响较大,首两句受到宋玉《九辩》的影响、、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雁靡靡而南游兮,鸥鸡啁哳而悲鸣」等等,均为《秋风辞》所取影。前四句两句一换韵,后四句又另押一个韵,共三个韵。在句式上,每句中带一「兮」字,也与楚辞相近,所以被辩体批评家称为楚调乐府。

  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音韵流畅,很适合于传唱。

秋风辞鉴赏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正如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秋风辞创作背景二

  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 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诗词作品:

秋风辞

诗词作者:【两汉】

刘彻

诗词归类:

【古诗三百首】、【秋天】、【写风】、【乐府】、【人生】、【岁月】

1.《秋风辞 刘彻《秋风辞》原文及翻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秋风辞 刘彻《秋风辞》原文及翻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64549.html

上一篇

彩虹背后吉他谱 擦肩而过吉他谱

下一篇

僵尸药 浴盐药“Flakka”真的会把你变成僵尸吗?

落叶造句 秋风扫落叶造句

落叶造句 秋风扫落叶造句

秋风扫落叶造句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跟伊安·杜兰接任务“秋风扫落叶”“瓶中闪电”。 技术就是创新,至少本应如此,因为我们身处一个秋风扫落叶的技术进步时代。 看电影时,我们把汉堡和薯条如秋风扫落叶般,一扫而空。 危机关头,他们亲自披挂上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一切障碍,成为所有人无比敬仰的“英雄...

二八佳人打一字谜底 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

二八佳人打一字谜底 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

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二八佳人字谜及答案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八佳人  谜面:二八佳人  谜底:妙...

陈丽佳人体256张图片 陈丽佳拍写真《灯》 艺术照片非常唯美

陈丽佳人体256张图片 陈丽佳拍写真《灯》 艺术照片非常唯美

你喜欢看人体艺术照片吗?陈丽佳拍写真《灯》,这组艺术照值得一看!陈丽佳发表了她的第一套人体艺术作品《灯》,整个摄影环境是在一个很大、很圆、明亮、米黄色的吊灯下进行的。陈丽佳拍写真《灯》,显得非常唯美,令人着迷!陈丽佳拍写真《灯》陈丽佳,医生兼人体模特,2008年6月10日发表了个人第一套人体艺术作品《灯》。凭借其窈窕的身姿和极其上镜的特质,陈丽佳...

在风中飘荡 央美考题逆天,答案在风中飘荡,眼泪在心中流淌~

央美考题逆天,答案在风中飘荡,眼泪在心中流淌~                        在通讯录中,搜索multidesign,关注烩设计充分交流,请加烩设计创建人私人微信:idesignit点击左下角“烩设计”加入【烩设计实名设计师社交网络】↓↓↓...

中流击楫出自 成语典故_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中流击楫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中流击楫主人公是谁?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建立汉国。公元316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下长安。西晋王朝维持了五十二年,终于灭亡。晋朝失去北中国的地区,在江南建立东晋...

韩佳人二胎生子 儿女双全!韩佳人二胎生子 用了11年时间,韩佳人才诞下一胎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演员韩佳人5月13日下午两点在韩国首尔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韩佳人和婴儿健康状况良好,公司感谢广大粉丝对韩佳人的关心和祝福。  据悉,韩国演员韩佳人与延正勋在2005年4月结婚,两人的女儿在2016年出生。5月13日下午两点韩佳人在韩国首尔诞下的一名男婴是夫妻俩迎来的第二个孩子。  韩佳人  本名金贤珠,1982年2月25日出...

到中流击水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什么及原文

到中流击水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什么及原文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革命风浪之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朝代】现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思是什么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出自近代诗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原文与译文原文沁园春·长沙近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