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同心戮力 戮力同心

戮力同心

【成语名字】戮力同心【汉语拼音】lù lì tóng xīn【成语解释】齐心合力,团结一致。语出《墨子.尚贤中》。【成语典故】《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中实将欲治其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则此言圣之不失以尚贤使能为政也。故古者圣王唯能审以尚贤使能为政,无异物杂焉,天下皆得其利。【成语注解】1、典故或见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语.齐语》。2、聿:音ㄩˋ。发语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3、 戮力:合力、努力。戮,合、并。《左传.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国语.齐语》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伐楚,济汝,踰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荆州诸侯莫敢不来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成语出处】1、《墨子.尚贤中》:“〈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2、《左传.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3、《国语.齐语》:“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4、《后汉书.卷七四.袁绍刘表列传上.袁绍》:“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5、《梁书.卷四三.韦粲列传》:“前诸将之议,豫州意所未同,即二宫危逼,猾寇滔天,臣子当勠(戮)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6、《旧唐书.卷一四一.张孝忠列传》:“孝忠以女妻晟子凭,与晟戮力同心,整训士众,竟全易定,贼不敢深入。”7、《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八.恭帝义宁元年》:“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成语用法】语义说明 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使用类别 用在“共同努力”的表述上。【戮力同心造句】 1、全民戮力同心,为国家前途打拚奋斗。2、为了洗清失败的耻辱,全员都得戮力同心,以便在下次比赛赢回奖杯。3、眼前的难关,只有靠大家戮力同心,才能度过。4、只要公司同仁戮力同心,必然可以再创更为亮丽的佳绩。【近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协力,毕力同心,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反义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各怀异心,离心离德【参考词语】:戮力一心【汉语拼音】:lù lì yī xīn【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国语.晋语四》:“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2、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参考词语】:戮力同德【汉语拼音】:lù lì tóng dé【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国语.吴语》:“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参考词语】:戮力壹心【汉语拼音】:lù lì yī xīn【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参考词语】:同心戮力【汉语拼音】:tóng xīn lù lì【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2、《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今日之事,皆赖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业!” 【参考词语】:戮力一意【汉语拼音】:lù lì yī yì【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群公卿士,虔恭尔位,戮力一意,勉同断金。”【参考词语】:齐心戮力【汉语拼音】:qí xīn lù lì【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臧洪》:“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2、《旧唐书.卷九六.姚崇列传》:“自古有讨除不得者,祇是人不用命,但使齐心戮力,必是可除。” 【参考词语】:戮力齐心【汉语拼音】:lù lì qí xīn【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梁书.卷四五.王僧辩列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参考词语】:同心僇力【汉语拼音】:tóng xīn lù lì【成语解释】:犹“戮力同心”。见“戮力同心”条。1、《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列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2、《水浒传.第八八回》:“全靠你等众弟兄同心僇力,来日必行。”【戮力同心的"成语故事】墨子,名翟,战国时鲁人,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贤〉篇中,墨子主张当政的人要以尊敬贤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为为政的根本。这个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汤誓〉篇也说:“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贤能的人,和他们齐心合力来治理天下。后来“戮力同心”被用来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1.《同心戮力 戮力同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同心戮力 戮力同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74751.html

上一篇

幼儿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新算法的提出

下一篇

小故事大智慧:当世界向你说不

乐不思蜀成语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成语名字】乐不思蜀【汉语拼音】lè bù sī shǔ【成语解释】快乐到一点也不想回去蜀国。典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后用“乐不思蜀”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或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成语典故】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农夫照旧...

瓜田李下的成语故事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                【成语名字】瓜田李下【汉语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成语解释】在瓜田里不弯身穿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语本无名氏〈君子行〉。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成语典故】无名氏〈君子行〉(据《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引)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

 幼儿拼音:幼儿汉语拼音书写格式

幼儿拼音:幼儿汉语拼音书写格式

幼儿拼音启蒙教育上,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根据孩子对形象的东西特别敏感的特点,家长应注意用形象事物引导孩子学习汉语拼音。如:一个门(n),两个门(m),椅子(h),伞把(t),小棍(l)等。为加深孩子记忆,还可以用顺口溜把字母巧妙地编起来。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编顺口溜,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拼读一个词时,就让孩子说出...

 狗咬吕洞宾的成语小故事100字

狗咬吕洞宾的成语小故事100字

王夫人叫贾环抄《金刚咒》,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写,贾环则咬定彩霞与宝玉好,对他不好。彩霞则骂他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时宝玉、王熙凤进来,贾环只好偷偷地生闷气....

八字成语大全集 八字成语

八字成语大全                  1、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2、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及鸟;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无忧,因风皱面  3、闹里取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蓬生于麻,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

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 读书的八字成语

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 读书的八字成语

关于读书的八字成语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读书的八字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关于读书的八字成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海无涯 知难而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动成语 一动不动成语

一动不动成语                  【成语释义】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成语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人的"状态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