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

  一、 说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在课标中是处于“物质科学领域”之中的“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力与生活》中的第二课,前一课为《推力和拉力》,这为《浮力》的知识和技能作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推力和拉力》这课中,学生对推力、拉力、重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是浮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几种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进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节课 我采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测,然后进行简单的体验,然后再进一步做实验,再一次体验活动,最后得出结果,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四)技术准备

  演示材料:水管、乒乓球、水、水槽、正方体铁块、绳子、测力计

  分组材料:水、水槽、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绳子、测力计、记录单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存在着浮力;知道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能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验证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具有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秘密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实验操作,知道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难点:通过实验分析,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故事导入,引入新知——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巩固与总结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引入新知

  1、教师说故事:一天,小明与小方在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小明将乒乓球打进了一个窄小的铁水管里,由于水管口太窄小了,他们的手都伸不进去,小明想:将水管翻转,乒乓球就会滚出来啦,但是这个方法也行不通,因为铁水管太重了,他们两个抬不起。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呢?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拿出实物水管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进水管,让同学们亲身动手取出乒乓球。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则由教师引导学生加水进水管,让乒乓球能浮在水面。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识,感受物体的浮力

  1、(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它们放进水里是怎样的呢?是浮还是沉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把大家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老师出示物品:空塑料瓶、正方体铁块、铁钉、泡沫塑料块、轻木块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同学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做实验吧!请同学们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提问:为什么这些物品会浮起来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初步定义。

  第三环节进一步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1、提问: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2、学生猜想

  3、谈话: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4、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用绳子将正方体铁块绑着,用手感受一下它在空气

  中的重量;然后将正方体铁块的一半(老师事先已在每个铁块的一半上标出一道线)浸入水中;最后将它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底部。

  5、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6、用测力计把正方体铁块吊在空中,看它在空气中的重量是多少,把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将它的一半浸入水中,再将它缓慢地放入水中,直到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把这两次测力计的读数也记录子表格中。

  7、汇报实验结果。

  8、小结:测力计的读数慢慢变小,由此看来,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那么,测力计上的读数是不是浮力呢?

  9、谈话:我们先来正方体铁块的手里情况,在实验中,它主要受到什么力呢?(老师在黑板上分析)受到了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拉力和浮力,还受到一个向下的力,是重力。因为当物体不动时,受到向上的`力与受到向下的力是相等的,所以浮力大小加上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总结公式:浮力=重力—拉力

  10、根据公式,计算出正方体铁块一半与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大小。

  第四环节巩固与总结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

  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2、联系实际:利用水的浮力,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呢?例如行船、游泳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四、板书设计

  1、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下去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4、浮力=重力—拉力

1.《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78036.html

上一篇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下一篇

英语听力文章:考拉熊

水中著盐 水中著盐

水中著盐                【成语名字】水中著盐【汉语拼音】shuǐ zhōng zhuó yán【近义词】:雁过无痕 、踏雪无痕、来去无踪、烟消云散【反义词】:永不磨灭、烟雾弥漫【成语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著盐,饮水乃知。”【成语解释】比喻不着痕迹。【水中著盐造句】真诚的友情是永久的,不会暂留如水,瞬...

能在女的下面放跳跳糖吗 奇葩物体被塞进下体 医生想方设法总算得以解决

能在女的下面放跳跳糖吗 奇葩物体被塞进下体 医生想方设法总算得以解决

美一名女子为了提升性爱强度并增进情趣,竟要求男方把跳跳糖塞进她的下身,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玩大了。跳跳糖才刚入穴,颗粒的强烈跳动就让女子不断哭喊,直呼自己好像要死掉了,犹如地狱般痛苦,再拖下去,下面一定会爆炸。最后在老公的陪同下就医治疗。奇葩物体被塞进下体近日,一位16岁的花季少女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门诊求医,一进门女孩...

普京冰水中沐浴 普京冰水中沐浴秀健硕身材 主显节跃入冰冷刺骨水中“净化”灵魂

普京冰水中沐浴 普京冰水中沐浴秀健硕身材 主显节跃入冰冷刺骨水中“净化”灵魂

当地时间1月19日,俄罗斯特维尔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冒严寒冰水洗浴,庆祝主显节。  据悉,主显节,东正教俗称为洗礼节,纪念耶稣受洗。按照传统习俗,东正教徒会跃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净化”灵魂。...

办公室装修风水 办公室装修风水中15条布局禁忌

办公室装修风水 办公室装修风水中15条布局禁忌

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喜欢自己的事业能够一方风顺的发展下去,但有时事情往往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主要还是跟办公室风水有关系的。                        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喜欢自己的事业能够一方风顺的发展下去,但有时事情往往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主要还是跟办公室风水有关系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了15条办公室装修风水禁忌,一起来了...

爱在水中央 中央泉水区引发的憧憬 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

爱在水中央 中央泉水区引发的憧憬 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

每当吴明回想起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那句“让人民群众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的承诺,心里就抑制不住地感到开心。“我真是高兴,这句话说出了我们老济南人心里一直以来的的期盼。”今年已64岁的她自小喝着舜井街上的泉水长大,对泉水有着深厚感情。“我感觉,有泉水的日子才有滋有味。”她说。  和吴明有着同样感触的人还有很多。在3月29日的采访中,无论...

蜻蜓点水造句 蜻蜓点水造句_蜻蜓点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蜻蜓点水造句 蜻蜓点水造句_蜻蜓点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蜻蜓点水造句_蜻蜓点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蜻蜓点水qīng tíng diǎn shuǐ蜻蜓点水的意思和解释: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蜻蜓点水的出处 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的例子 下乡只是~式的,还...

神秘的肉 男子草丛发现一个神秘肉囊 捅破后被触须状物体吓尿了

【男子草丛发现一个肉囊 捅破后被吓尿】英国乡村一名男子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东西,他在农场看到一个似乎被一层薄薄肉团包裹的物体,于是他很好奇地对其进行观察。  男子看到肉囊边缘上有一个缺口,于是用树枝进行拨动,但就在此时,这个神秘的肉囊突然有了变化,从缺口处慢慢撕裂,一个神秘的东西伸了出来。  神秘的伸出物呈现红色,有四个触须状的分支,只见它在很短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怎样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题目:怎样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我需要笼统的回答解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受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无法分出施力还是受力,因为既施力又受力.说施力受力时一般是指主动性.如用手推,手是主动的,就说手是施力的,但不严格.这种说法仅是强调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