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传统是“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其理想境界是王摩诘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因此,诗情画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孪生姐妹,历代画家们以各自的情思与才智共同创作了一部伟大的“无声诗史”。

叶双瑜绘画十分重视遵从于这一民族艺术精神,他将自我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置于传统脉络之中,徜徉自适,可谓情有独钟。

中国写意画讲究形神兼备,追求气韵生动,自由灵活的状态,从中折射创作主体精神的超越。因为中国画的笔墨恣意空间是极为丰富的,体现的是淋漓尽致的自由形态,而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对物象形体结构的表现需符合人们约定性的视觉习惯,这本身是充满矛盾的。因此写意画的难度就在如何于规则约束下以难于控制的材料演化出自由和恣意的状态,怎样从“有法”到“无法”,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握物态规律性、本质性的“常理”,以“意溢乎形”为其精神。

请输入标题 bcdef

叶双瑜(右)向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请教书画艺术

《闻鸡起舞》 叶双瑜画苏士澍题

叶双瑜的写意花鸟画之所以得到同道赞赏,其重要因素就是熟练造型能力与精湛笔墨功夫的合一。所谓“思若涌泉,笔才一二,象以应焉”“一得佳思,承运笔墨”,所绘之图则气足而神完,这既是需要超然的才华和对自我的确认和自信,更需要对艺术有极高的理想和极大的追求热情。其笔下物象具有很强烈的生动性,形态各异,造型准确,无论家鸡、水牛,还是梅花、寿桃,皆绕韵致。作画时追求的状态是笔到形随,得心应手,一气呵成的张力美和阳刚美,跃然楮上。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瓜果图》 叶双瑜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题

《春声赋》 叶双瑜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题

叶双瑜绘画另一重要特征是构图布局新颖,丰富多变,大气开阖,别出心裁,追求充满生动性与奇幻性的审美空间。他强调布局虚实关系,对刚柔相济与阴阳互补原则灵活应用。所绘作品大胆突破传统文人的趣味,以开阔、大气的意境表现五彩斑斓,气象万千的花鸟世界。相对传统写意花鸟画追求的简、淡、雅、逸,叶双瑜浓墨重彩勾勒家鸡、寿桃主体,花草、山石等辅助背景则随意搭配,繁不至腻,简不至空,艳不失雅,新不失古,具传统气派和风神意象,呈现出气势大,内蕴深的花鸟画新境界。

《梅竹双清》 叶双瑜画范迪安题

《耕余》 叶双瑜 作

叶双瑜的作品以大气磅礴之式展现花鸟画新境界的同时,又不乏细处着手表现家鸡的千姿百态,无论花冠伏雌,还是幼雏,或低头觅食,左顾右盼;或窃窃私语,亲密呢喃。一啄一扑,一动一静,活灵活现,情趣盎然。曾文正公谓:“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叶双瑜惯于无限生机间寻觅境界,得势度而求韵味,倘无鲜活之心灵,精致之观察,娴熟之技艺,焉得此偶然天成,高骞气格。

《吉祥如意》 叶双瑜画范迪安题

《唱晓》 叶双瑜画福建省书协主席陈奋武题

写意寿桃亦是叶双瑜擅长的题材,借鉴吴昌硕、齐白石的妙绪,吸取民间的审美情趣,先以没骨大写意法直接用洋红泼写硕大桃实,渗以少许柠檬黄,再以花青、赭墨写出树叶和枝干,后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丽鲜艳,桃实的分布颇具匠心,极臻疏与密、藏与露之妙,了无俗态,令观者心神俱醉,余味不尽。

叶双瑜 作

书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不可或缺的骨架,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的融入在绘画的运气行笔,表达心意,传达兴味方面起着主导作品。叶双瑜以书法笔意入画,中、侧、逆、转并用,挥写自如,一气呵成,笔墨酣畅。不论巨制还是小品,虽然画面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题材,但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传达出的意趣与神采却让人感受到他对传统文脉精准深入的把握和极其强烈的自我抒写意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所写物象赋予的一种激情和气韵。

《不忘初心》 叶双瑜 作

在走向开放的现代进程中,文化领域中的多元艺术观点催生不同的价值观时,难免有光怪陆离或莫衷一是的艺术思潮干扰着人们的正常艺术思维,也难免出现一些言不由衷的是是非非,叶双瑜在面对如此纷扰的时候,依然守护着家国情怀,使自己的创作特点“任性”至深地发挥出来。

书法 叶双瑜 作

书法 叶双瑜 作

更多书画作品

作者简介

叶 双 瑜

1955年11月生于福建上杭。高中毕业后,当过农民、小学民办教师、农村大队干部。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在职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写作组工作。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长、处长、副主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科技厅厅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兼省直机关工委书记。现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出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合著)《科技创新与重要战略机遇期》(合著)《晴耕雨读》。多次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章及书画作品。

链 接

◆笔尖上的修行——桑吉才让

◆技归于道——20位“十大新锐雕刻青年”候选人入围演讲比赛

◆最美四月天 美石竞风流

◆新锐风采“雕”出来

◆4大主办方倾情联袂、20位专家评审坐镇,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家六月集结福建博物院角逐印坛大奖

1.《叶双瑜书画作品赏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叶双瑜书画作品赏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