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秋风今又是”出自毛泽东的诗词《北戴河》。
全诗如下: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解读】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就是说,此刻依然有“秋风”“萧瑟”的自然现象,但是,此刻的神州大地,与三国时相比,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劳动人民正在创造着惊天动地的新业绩——即“换”一个“新”的“人间”,新的社会。
创作背景
一次,毛主席在海里畅游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在沙滩上散步,边走边吟起了曹操的《观沧海》。主席身边陪同的保健医生徐涛问:这是谁的诗?主席告诉他是曹操的。徐涛很惊讶,说曹操只是个白脸奸臣,会做出那么好的诗?毛主席就耐心地解释: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了北方,为建立魏国打下了基础,同时大胆改革,革除东汉弊政,使当时受到很大破坏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还有一次,毛主席下海游出很远,跟随的人累得轮番上船休息,可毛主席就是不肯上船。之后,到了快望不到岸边的海域,遇上一位驾船捕蟹的老渔民,工作人员再次请毛主席上船,毛主席立刻痛快地上了渔船,不待擦干身体,就和老渔民聊起天来。他当时只穿着泳裤,老渔民一下子没有认出来,两人就从吃喝穿戴、鱼鳖虾蟹、锅台灶头、老婆孩子、新旧社会,直聊到互助组闹不团结等等。在《浪淘沙·北戴河》中,主席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主席同老渔民交谈的完美回忆,也寄托着领袖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有一天,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喜好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
1、北戴河:秦皇岛市西南公里处的渤海海滨,因北戴河流经其境而得名。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
2、幽燕:指今日河北省北部一带,故叫幽燕。幽指幽州,燕指燕国。在今河北,北京一带。
3、浪淘沙:词牌名。
4、往事:过去的事,那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5、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由Www.QunZou.Com整理]
6、魏武:即曹操(公元前~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7、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8、挥鞭:原指挥鞭策马,那里指骑马出征。
9、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平方公里,构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10、越:越过。
11、谁边:何处,哪里。
12、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飒飒声音(或指风的阴冷狂暴)。
13、人间:人世间,那里指时代社会世界。
14、注释修改
1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1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17、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
1.《萧瑟秋风今又是 萧瑟秋风今又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萧瑟秋风今又是 萧瑟秋风今又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9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