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发

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小阳(化名)参加课程补考时被发现作弊,试卷被监考老师没收。考试结束,他走出考场后不久,就坠楼身亡。

6月7日下午,中北大学通报称,经回看教室监控并经同考场学生证实,考场内未发生教师激烈言语或师生言语冲突。

坠亡前,小阳跟母亲留言:“妈妈,对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妈妈回复道:“又咋了?不是今天考试吗?不会就瞎做做。”

事发后,家长称孩子平时性格挺阳光的,成绩也可以。他们认为监考老师和班主任未能及时疏导而导致悲剧发生。

当然,家长也承认,因为平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对孩子抗压能力教育上确实是疏忽了。

举案说法

事情已然发生,再多的假设和如果都是枉然。

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此为鉴,引以为戒。

正如孩子家长所言,如果班主任和监考老师有一方能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概况并采取相应的疏导行动,事情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

但,事实是,大部分的监考老师不是心理学专家,也不具备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觉察力。他们只是在遵章办事,按照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理程序走流程。因为,考试过程本身工作就是程序化的,不需要也不允许监考老师创新和拓展。

学生考试过程中被发现作弊,按照考试作弊规定,收取试卷停止考试并没有什么过分之举。考试结束后让作弊生签字确认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倘若监考老师对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视而不见或宽松处理,那就是老师的工作失职问题了。

作为班主任,在没有获取到学生作弊行为信息前,未作出相应的反应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校方有规定,一旦发现考试作弊现象立刻通知违纪学生班主任,那监考老师和班主任就有责任第一时间信息互通,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但,这一条一般不会是明文规定。

正常情况下,在考试结束,待到考场信息全部汇总后,才会经由所属学院方面确认并通知各班主任。也就是说,现场将违纪信息反馈给班主任的情况极为少见。

另外,从学生家长反馈的信息看,这个学生平日里性格挺阳光,成绩也可以,且家长方面也没有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从妈妈的一句“不会就瞎做做”就可见一斑。

既然监考老师遵章办事,也没有与作弊学生发生言语冲突,家长方面也未发现给孩子过度的学业压力,那问题出在哪呢?

正如家长所言,问题归根结底在学生自身抗挫、抗压能力上。而且,小阳今天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危险征兆”,因为妈妈在微信里用了“又咋了”的回应。也就是说,今天的考场事件,只是一个问题的“爆发点”而已。

对一个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来讲,一旦心理出现问题,绝非一、两次的心理疏导就能见成效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心智模式的形成都非一日之功,皆因日积月累所致。

如果孩子心理抗压能力差,就算此次作弊被抓后及时疏导,也不敢保证下一次因为补考再次作弊或其他事情犯错导致心理崩溃而自杀。而且,当下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都无法适应,那未来走上社会上呢?社会可是一个比大学残酷得多的复杂环境。任何的嘲讽、欺诈、打击、伤害,都会成为那根“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呢?今天给大家分享最重要的两点建议。

一是要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将成为压在孩子心头的第一块巨石,而且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搬”不动,最终就有可能被“压”死。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把握孩子当前的智能、体能以及情绪、社交等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而确定孩子能“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适性目标。评价孩子时,切莫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其努力过程。

另外,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拿孩子做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二是家长不要包办代替。温室里的花朵耐不得风吹雨淋、酷暑寒冬。今天的过度保护只能让孩子失去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未来踏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失去安全感、价值感。

作为家长,要从过度的爱中拔腿出来,给孩子留出自己解决问题、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孩子遇到困难时等一等;孩子提出要求时慢一慢;孩子遭受挫折时硬一硬。

家长做到以上两点,孩子的自信力和自我价值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1.《大学生跳楼自杀 关注:大学生跳楼自杀,只因考试作弊被抓,家长发声责学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学生跳楼自杀 关注:大学生跳楼自杀,只因考试作弊被抓,家长发声责学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