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务员,即国家党政机关在职在编、具有法律授予行政执法职责、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工作部门、党委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两院机关等部门的在职在编人员都在公务员范畴。公务员有明显几个特性:一、享受国家全额拨款供养;二、具有行政执法职责;三、身份是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

参公人员即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参公分行政参公和事业参公。行政参公主要集中在群团组织比如工青妇,其在编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参公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的二层机构,比如部门下属的执法部门,包括部分具有行政职责的独立事业机构,都是参公性质。这部分单位的在编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而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执行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也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实际上与公务员无异。党校、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执法局、旅监所、采购办、环境监察大队、文化稽查大队等都是参公事业机构。

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相同与不同:

1、相同点: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都享受国家全额供养,都具有行政执法职责,都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都享受同样的工资待遇和晋升待遇,都可以参加遴选。公务员该有的待遇,参公人员都可以享受,在各种待遇上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说参公人员是公务员,其实也没问题。

2、不同点: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最大的不同是身份的区别,参公事业管理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而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这种身份的区别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很小,但毕竟编制性质不一样,参公人员要转公务员,属于逆向调动,需要重新进行公务员登记,在政策不是那么灵活、没有完全放开的地方在交流互换上或多或少存在障碍。换言之,公务员可以随意在机关和参公单位交流使用,没有什么限制,比较容易,但参公人员不同,要调入行政机关必须转身份办手续,相对麻烦。公务员相对于参公人员,有一定的优越性。

1.《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 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参公管理是公务员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 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参公管理是公务员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