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每周三是《中国教师报》纸质版出版的日子,每一期报纸都凝聚了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大量的心血,为了将报纸上有生命力的内容传播得更远,我们决定在中国教师报官方微信上开辟“周三见报”专栏,在这一天,固定为大家推送最新一期报纸上的精彩内容。

由于纸媒固有的属性,这些文章的风格不一定像微信流行文章那样浅易化、情绪化,但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仍有一些内容,值得教师静下心来细细阅读,首先为大家推送的是李镇西的一篇文章,刊于今天的《中国教师报》头版。

导读

回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2006年开始,中国教师报曾经多次大篇幅报道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在基础教育界刮起了一场“杜郎口旋风”。11年过去了,今天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什么样?改革又取得了哪些进展,让我们跟随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视角,看看他眼中的杜郎口中学。

5月12日下午,我第四次来到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一出机场,崔其升校长便上前紧紧握住我的手,然后把我的行李箱抢了过去。好久不见,他依然如老农民一般热情朴实。

崔校长说,学校的教师太好了!学校有一种正气,向上,敬业,不计较,教师们都把学校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对教育有一种极其负责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有一种“反思精神”。当学校工作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们都自觉地服从学校安排。

我说:“这恰恰是许多学校没有的,也学不会。”

崔其升笑了:“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们学校就是这样的。”

几年不见,杜郎口中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走进课堂,好像变化不大。依然没有讲台,依然四壁黑板,依然是学生在展示,而教师在一旁站着听——不时点拨几句。

当然,我说的“依然”是从表面上看到的。实际上,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远不是当年的“三三六”,也没有了过去那种“导学稿”——几年前,崔其升便决定取消“导学稿”,这还引起外界的误解和议论。现在的课堂不再拘泥于模式,而是根据课堂需求,教师随时引导和点拨。

杜郎口中学的常态课课堂流程是这样的:学生板书→晒错误全班剖析→分配任务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分享成果→多种形式进行反馈(帮扶小对子互查,教师回访,轮换小组抽查,黑板面前出题检测,纸面上进行笔头沉淀)→达标反馈(分层)→课后反思。这样加强了小对子的帮扶,更有针对性;教师回访对子,因此小对子利用得非常充分,效果也很明显。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自己备课过程中确定的重点进行学案设计。

我转了几间教室,看了几堂语文课、数学课、生物课。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文科,我在上语文课的两间教室站得相对久一些。

这两节语文课都是阅读课,一个班是分享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另一个班是讨论老舍的《骆驼祥子》(片段)。与前几次一样,学生在课堂的展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个站在前面的孩子都目光自信,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语速流畅,表达清晰。聆听的学生或神情专注地听同伴发言,或随着展示者的思路情不自禁地小声应和,气氛非常和谐。站在一旁的崔其升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开小差。”我注意了一下,果然每一个孩子都很投入,看不到心不在焉的学生。

我在初二一个班看课时,一个小学三四年级模样的孩子正在听前面的学生展示。我好奇地问副校长张代英:“这个孩子是跳级生吗?”她说:“不是,他就是初二的,这个孩子患有侏儒症,所以个子很矮。”一会儿,我走到另一间教室,又看到一个“跳级生”,问张代英,她告诉我“这个孩子也是侏儒症”,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学校还有好几个。

由此想到几年前,我在谈一些靠挖生源而取得中考、高考“辉煌”的学校时,就有人曾经问我:“难道你认为现在有不靠优化生源而取得教育成绩的学校吗?”我当时回答:“当然有!比如杜郎口中学。这所学校一不挖优生,二不撵差生,踏踏实实地搞课堂改革,从最后一名抓起。而且学校成名之后,也不像有的名校‘一炮打响’就优秀生源云集,学校至今没有‘优化生源’,依然教着当地农民的孩子,而且依然一年一年地成绩斐然。这样的名校,我服!”

一所学校的改革是否成功,最有说服力的是学生的成长。在学校课堂改革成果展览室,我看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报告中对杜郎口中学做了这样的评价——

课堂转型是一种文化变革,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杜郎口中学从改革初期的“让学生动起来”,到改革攻坚阶段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直到现在日臻成熟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真正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等根本性的问题。通过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观察不难看出,所谓“自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积极主动且全面发展的人。

课堂转型是一种文化变革,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杜郎口中学从改革初期的“让学生动起来”,到改革攻坚阶段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直到现在日臻成熟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真正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等根本性的问题。通过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观察不难看出,所谓“自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积极主动且全面发展的人。

观摩完课堂,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会上,我谈了杜郎口中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第一,杜郎口中学教师对教育有一种极其负责的敬业精神。这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得以推行并取得成功的真正秘密。全国不少地方的学校学杜郎口,轰轰烈烈地开始,最后不了了之,一切回到起点。为什么?许多人都说是因为“生搬硬套”“没有与本地的文化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杜郎口中学教师善良、勤奋、坚韧的人格,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自觉敬业,不讲报酬不计名利的境界……这点许多学校学不来,有的教师也不愿学——不但不愿意学,而且不相信有这样的教师,这恰恰是杜郎口中学的精髓:人格高于一切。

第二,杜郎口中学不择生源。杜郎口中学与那些所谓的“牛校”最大的甚至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杜郎口中学的生源没有经过“优化”。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在全县16所初中里,生源质量多数时候是最后一名,偶尔是倒数第二名,但三年后的中考,却能名列前茅,至少在前五名,去年还是第二名!所以,茌平县教育局负责同志曾说,杜郎口中学的中考成绩是“不是第一名的第一名”。

第三,杜郎口中学一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向前发展。现在外界许多批评杜郎口中学的人,他们眼中的杜郎口中学还是多年前那个用“导学稿”搞“三三六”课堂模式的杜郎口中学,实际上,现在的杜郎口中学不再限制教师只讲5分钟,“导学稿”也取消了。因为这里的教师已经渐渐养成了尊重学生、让学生多讲的习惯,便不需要再强行规定了。其实,现在学校再让教师多讲都不可能了。记得几年前崔其升宣布不再用“导学稿”时,还有人嘲笑说崔其升不得不宣布“导学稿”的失败。其实,取消“导学稿”是发展的需要,一切都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做法,哪里是什么失败?杜郎口中学与时俱进的地方还有许多,但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反思精神。

今年是崔其升到杜郎口中学任校长的第20年。20年来,崔其升让这所当年县教育局曾经打算撤并的薄弱学校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学。这期间,他们不仅经历了教育改革本身的艰难困苦,也遭遇了外界舆论的风风雨雨,但崔其升和他的同事们始终执着于理想,坚持改革,不断前行。无论别人说什么,杜郎口中学始终屹立着。

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保持着虚怀若谷的心态,张代英希望我给杜郎口中学提点不足。在对刚刚听的语文课提了建议后,我说道:“杜郎口中学目前最大的短板是课程改革还不够,这恰恰是学校下一步继续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教师可以挖掘杜郎口中学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每一个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我想,现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已经在全国赫赫有名,如果课程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更了不起。我希望这是杜郎口中学创造的第二个奇迹,第二个辉煌!”

晚饭时,我对崔其升校长说:“我刚才很坦率地指出了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不足,并提了建议。”他非常高兴,说:“这才是真正为我们好呢!”

我想,这就是杜郎口中学最让我佩服的地方,不管外面如何评价杜郎口,说他们“创造了奇迹”也好,或者“神话破灭”了也好,他们总是那么从容淡定,不被舆论左右。说好说坏,都坚持走自己的路,从不解释,因为行动与成果就是最好的解释。

|| 作者系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内容来源| 中国教师报

微信编辑 | 冬慈

微信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大白

(微信号313525203)

荐读

马云办学会催生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吗?

从《欢乐颂》看中国式家庭教育

来自一线教师的20条教育箴言

中国教师报投稿指南

寻找教师朗读者作品展示

张宏艳&这就是我们的称呼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

1.《李镇西:再访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名校,我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镇西:再访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名校,我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