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我们返校复课啦!

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

今天,

上海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复课,

安静许久的校园又热闹了起来。

回到熟悉的校园,

同学们感觉如何?

适应学校的生活吗?

小编带你去探访一番。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上午7时10分,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陆续迎来复学的初三年级学生。

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道关卡就是校门。“同学,需要吃早餐的往这边走,不吃早餐往那边走。”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教师沈思远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小编在现场看到,学校门口设置了两根测温消毒通道,需要吃早餐的同学走专用测温消毒通道进食堂,而不需要吃早餐的同学,则走走另一根测温消毒通道,直接进教室。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校长李鸿娟表示,给初三孩子特别的待遇,就是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早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准备早餐的时间,解决家长早起接送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错峰上学,缓解周边道路交通拥堵。

除了分散就坐、分散如厕、分散活动、佩戴口罩、开窗通风等基础防疫外,学校还利用暂时多余的教室,上午下午轮换给初三年级各个班级使用,让学生上课的教室每天都是干净无菌状态。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党委书记瞿丽红介绍,出于防疫需求,学校安排孩子们上午在五楼教室上课,下午到四楼教室上课,每个班级用楼上楼下两个教室,也是为了保证消毒能够做得更到位。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开学首日,同学们的复课积极性非常高,有些同学早早的就来到了学校。上午7时,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232名初三年级学生陆续进入校园。

校门口的地上画了一米线的标点,设置了两根通道,除了有额温枪测温,还有热成像测温,经检测体温正常后进入校园。

“同学,你的口罩坏了吗?”看到一位刚进校的学生用手捂着脸,政教处主任包晔晖主动上前询问。

“口罩的带子突然断了,忘记带备用口罩了。”初三年级的黄子峻回答。

这时,政教处主任立即递上一个新口罩,缓解了尴尬。

一秒“变”出新口罩给学生使用,这要归功于学校防护预案做得到位。据了解,为了保证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在物资方面,学校配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防护服、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上午10时,阳光撒进教室,朗朗书声悦耳。教室内四面门窗通风良好,课桌间距一米有余。

课间时分,大家无论是接水还是上洗手间,都按照规定的路线,有序排队进行。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校长贾晓岚介绍,每一节课的课间都有老师,执勤或护导,引导同学们有序使用洗手间,学校规定学生不能进入非自己的学习场所,如果其他年级复学以后,同样只在各自楼层活动,这也是一个基于安全和规范的要求。

上海市育鹰学校

对于不少学生家长来说,今天绝对是个特别的日子,“神兽们”终于要归笼了。

上午6时30分,上海市育鹰学校门口,已经有几位学生在等待进校。整个假期只能和小伙伴们“云见面”,今天再次见到“3D真人版”,大家实在难掩兴奋之情。

“看到同学们很激动,隔一米相望不能相拥,大家变胖了也长高了。”

“在家上课感觉就是不一样,没有在课堂上课感觉好。”

“神兽”归笼,学校把“警戒度”调到了最高级别,校门口就是第一道关卡。学校用护栏分隔门口空地,形成一个个排队区域,同时间到校的学生分散入校。小编注意到,地面上还画了一个个黄点,提示同学们要间隔一米。在教学楼门口,两台热成像测温仪负责“守门”,而最后一步,就是用免洗洗手液洗手。

育鹰学校校长张清介绍,学校采取错峰进校,错峰放学,体育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室内篮球馆暂时关闭,全部开展室外活动。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1.《育鹰学校 探访返校复课首日:同学,好久不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育鹰学校 探访返校复课首日:同学,好久不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