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起,全国各高校的考研成绩都在陆续公布了,这期间有不少省份、高校考研成绩冲上热搜,它们基本都是一些考研高分、学霸之类晒分之类的。可是就在昨日某西部211高校上热搜的原因有点不寻常,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的关注。

来自网页

如何不寻常呢?因为这所高校是因为考研压分上的热搜;

压到什么程度呢?150分专业课,给出十几分、几分、甚至零分;

我们来看看

400多人只有几人过线,这样的成绩我反正是不信,决定考研的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傻子,大家智商都在线,抛去一些没好好复习的,这么大基数只有两人,是不是只想呵呵。

来自微博

准确来说是一个都没过线,还有同学说是没人过线,单科过的总分没过;总分过的单科没过。真当这400多号考生都是傻子吗,没一个人过线,把所有名额都留给名校调剂生,也得适度啊,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英语73分的人,文学只有54.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应该70分就是一个分界线,能考上70+,那这个人是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以想象日常复习的艰辛与刻苦。这样的人文学只考了54分,你们觉得可信吗?

来自微博

其实,本来一个高校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一定的压分和提分都是正常操作,根据招生名额进行变化。但是像这样过分压分的确实让人气愤了,考生辛辛苦苦一年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

压分是一个什么操作

压分就是指高校为了降低上线人数,将试卷评判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导致更多的人无法上线,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

那么有些同学会问,进入复试线的人这么少,怎么完成招生计划呢?实话说,这些同学多虑了,这也是一些高校乐此不彼的进行压分的原因。有恃无恐地进行压分,就是他们对一志愿生源不满意,想要更好的调剂生源,调剂生中不乏有一些重点、名牌高校的失意生。

压分并不是像同学们想象的把分拉低这么简单,这是一所高校经过多年考研情况慢慢摸索,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例如一个高校预计招生35人,根据历年调剂经验,能够招收大致15个优质调剂生,那么有些高校就会选择压分到只有20人上线。

考研复试现场

如何判别有没有压分

既然压分和提分是高校常用的手段,那么该如何判别一个高校有没有对专业课进行压粉的惯例呢?同学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就是报考人数、上线人数、招生人数。一般来说报考人数低于招生人数的不常见,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课上线人数很少,那么说明可能存在专业课压分;如果在报考人数大于招生人数的情况下,上线人数不足招生人数的2/3,那同学们就得小心了。

第二点是调剂人数、调剂名额。如果你有几个调剂名额,就敢让好几十、甚至好几百的的人来复试,这说明人家最初的打算就是招生名校调剂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

考生入场图片

底线在哪

站在高校的立场上,通过方法提高一下生源质量也无可厚非,但是得把握好一个度,一志愿考生既然选择了目标高校,就说明他们真的是想来,这样的人就一定比调剂生源差吗?

举个例子,如果你招生名额有30人,你预留10名额留给调剂的优质生源,这样大家也还是能接受的,保证一志愿上线65%左右也还是可以的。你说400人报考,无一人上线,这就……

准备考试

报考时擦亮眼睛

同学们肯定也经常听人说“考研,有些选择就注定是失败”,确实是这样,有些时候,极有可能就在报名的时候就注定当炮灰的悲剧了。

同学们在报考时,就要多方面考查,通过学校官网,查看历年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一志愿录取人数、复试人数、调剂人数等这些数据;找学长学姐们打听一下事实情况;通过各大考研群、软件、社交群体等等。

努力备考

了解清楚,做好准备,摩拳擦掌,这样才能一往无前!

1.《考研压分 考研成绩公布,某大学150分专业课给出0分?聊聊考研压分的事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考研压分 考研成绩公布,某大学150分专业课给出0分?聊聊考研压分的事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