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能缺少美,“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可是在现实中,美育却遭遇不少尴尬: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对此,教育部门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再做决策。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和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审准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所以写作前应该利用约10分钟的时间来细致审题,并打好腹稿。动笔前的酝酿和构思为行文的流畅自然做好铺垫,否则边写边想必然导致思维断断续续,结构思路难免缺少逻辑以至混乱不堪。审题的常用方法是主关键词句或由果溯因,由现象看本质。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本次作文的目的在于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通过学生对美育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引领考生培养健康情趣,涵养浩然正气,升华人生境界,激励他们身体力行,促进全面发展。
作文由情境材料和具体任务材料两部分组成。
情境材料由三层意思构成,首先由“美”的作用引出“美育”的重要性,然后列举美育在校内外遭遇的尴尬,最后点出话题的情境。本材料的话题是“美育”,“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因此在行文中不能将“美育”宽泛为“美”,去谈“美”的重要性;也不能等同于“审美”,谈怎样审美,应扣紧“美育”这个话题谈美育的重要性,但如果仅仅谈“美育”的重要性也是片面和肤浅的,因为列取的三个“尴尬”材料体现社会和学校对“美育”功利性的态度。因此,作文的立意指向以“美育很重要,但要去除功利化”为准确,这既能体现行文的思辨性,也是大家对“美育”应有的正确态度。
具体任务材料则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发言稿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本次作文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作文时,考生必须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不仅要阐释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更要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这两点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考查考生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还要有对话交流意识。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实用性文体写作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二、观点或立意示例:
1.美育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与人生发展中,能涵养审美情趣,培育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情感,激发对美的追求的热情,甚至激发创新与创造的潜能。但值得警醒的是,美育尽管很重要,但其在不少学校遭遇尴尬,承担美育功能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科被视为“副科”“豆芽科”,有些学校的美育被异化。殊不知,真正的美育面向每个孩子,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用以育德、启智、健体、赏心、鉴美的教育,是一种为了培养高尚、聪明、健康的人而必须实施的综合育人的教育。
2.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一方面应该归咎于走偏的应试倾向。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承担学校美育教学的相应学科实难为学生增加考分、为老师赢得口碑、为学校留下声誉,受到忽视在所难免。“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从课程构建、师资配备、育人机制等细节为美育纠偏,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践行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有关部门应推出相关文件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的短板,明确学校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3.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跟美育特长生加分有关。因为可以加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选择走捷径,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育的短视与功利。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又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教育焦虑之中——想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结果却早早地就把孩子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课外班补习班填满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课后时间;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结果却又随波逐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殚精竭虑,让体育美育劳育靠边站。在此,我们呼吁家庭、学校或社会应让每一个孩子还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成长的道路。
……
范文: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以及尊敬的各位家长:
今天,我以教师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美,引导人们超越自身利害的局限和有限生命的束缚;美,有助于拓宽胸襟、更新气象,构筑丰满、积极的精神世界。美育的首要职责是让人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希望我们的学校重视美育,让同学们心中装有美,并善于发现美。不仅能感受、欣赏自然、生活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热爱生活,创造美好。
我们的美育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青松翠柏,疏雨梧桐,小桥流水,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美育还应该教孩子们去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题为“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的演讲中谈到:“无论是星云之大还是基本粒子之小,无论漫长的时间还是短短一瞬,都受几个基本科学规律控制,这是一种大美。”广阔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诗篇。
我们的美育更应该教会孩子们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淡泊名利的风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所谓文如其人,人品决定了文品风格,朱先生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行文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融合论点的四字短语式的题目“向美而行”。开篇先按照发言稿的格式写上称呼、敬语问候等信息,并按照任务要求标明身份为“教师”。正文部分由名人名言引出,彰显知识面,并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明确美育的重要性,紧扣题目亮明观点。主体部分从三方面给出建议:教孩子们欣赏艺术、自然,热爱科学,追求人性美。并列结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引用和典型新颖的事例丰富了文本内容,论证充分有力。结尾发出号召表明希望送出祝福: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三、可用素材:
1.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2.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3.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4.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5.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6.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技巧:
1、题目紧贴材料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2、适当运用名言警句
引用名言警句切忌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往往弄巧成拙。
3、开头紧扣主题
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4、结尾申明主题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结尾不仅要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近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写作文需要主题鲜明,贴近材料;开头要先声夺人,结尾要互相照应。
1.《美育教育的意义 宿老师教作文: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育教育的意义 宿老师教作文: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5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