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你会想到什么?

连续多年蝉联医学界等中国大学医学排行榜第一。

学科评估临床医学A+,软科院校库中国学科排名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作为代表中国大陆唯一的医学院接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高级顾问全过程观察,WFME专家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所展现的教育教学水平与WFME认可的欧美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没有差别,他们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了切身感受。

而如今,随着疫情得到稳步控制,高考考生们完成了十年寒窗的答卷。我们不说排名,来谈谈这个过去的春天。

他们守护的那个春天

她是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从除夕之夜开始,便在抗疫前线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在日夜兼程的抗疫战场上,她为了让后方的家乡朋友们放心,每天用语音发回一段日记,作为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汇报,也是给自己解压的一种方式。

从除夕到3月31日,查医生日记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如今,这一篇篇日记经仁济医院宣传部整理得到出版。《查医生援鄂日记》揭开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传递着医者无私无畏的精神构筑起的巨大的中国力量,给了如今国内外抗疫战线的医护工作者与民众们巨大的情感力量。这是交医人兼济天下的担当。

华夏大地,戮力同心。

查医生与她并肩作战的队友们

《查医生援鄂日记》

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作为上海市最后一支回沪的援鄂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的52天里,他们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秉持着医者的初心,践行着抗疫前线的光荣使命。

51名白衣战士平安归来

他们负责的雷神山C2病区,累计收治新冠肺患者116名,其中重症28名、危重症19名,治愈出院患者107名。C2病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和“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这一个个数字,是交医人日夜坚守的答案,是他们的专业、执着与无私奉献。

山河无恙,幸得有你。

陈国强院士

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掌门人、被学生称为“强叔”的陈国强院士。他在送行“逆行”的英雄老师们之时,也在不断思考医学教育。疫情期间,他撰写的《痛未定亦需思痛——疫情下我们必须反思医学教育》和《通史懂法 专博相济 求真求善——对医学生培育方向的三点思考》等分别在《人民日报》上海客户端和《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国之有难,谁来担当,以何担当,一直是不断推动交医人前行的驱动力量。

虽千万人吾往。

这一份逆行的执着、坚守的勇气、钻研的态度,是交医一代代学子传承而来的坚定。医者仁心的温度,从过往到未来,会一直温存在重庆南路校区的每一个交医人心中。

成为交医学子

成为交医学子,是成为什么?

是成为抗疫道路上那年轻稚嫩但坚韧无比的目光。

150名交医学子献血抗疫

是成为梦想的共筑者,怀着温情,追寻挚爱。

援鄂医疗队员集体婚礼

是成为最绚烂的自己,在重庆南路校区的四季里,写下青春的足迹。

医学院文艺活动

是成为那校园风光的一部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医学院校园风光

是成为未来回忆中值得怀念的自己,为医者仁心的梦想书写着个人的奋斗史。

校友们的回忆

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再到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代代交医人的温度,现在传递到了你的手上。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的夏天,期待我们相遇在重庆南路,像他们一样,永远激情洋溢,热泪盈眶。来交医,成为你最好的自己,永远“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

2020

疫散花开

我们在交医等你来!

进一步了解有爱有温度的交医,来看这里

1.《全国医科大学排行榜 不止全国第一:交医喊你,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全国医科大学排行榜 不止全国第一:交医喊你,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