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男歌手贾斯汀比伯在中国的演出遭到拒绝,引发热议。虽然北京市文化局明确回应,称是因为这位年轻的外国歌手“有一系列不良行为”,但舆论场的冲击波慢慢溢出了娱乐圈,一些聪明的西方媒体习惯性地开始解读这一事件背后的“政治原因”。
其实真的没什么好批判的。贾斯汀比伯有票房影响力和很多粉丝,但他确实有很多令国内外公众反感的言行。酒驾,吸毒等等都被美国警方重视。当他2013年来到商演时,他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让保镖们在长城周围巡逻。只有这些足以解释为什么他被拒绝再次来到商演。
中国文化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在中国表演和交流的外国艺人越来越多。然而,鱼和龙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国外的一些艺人出格、错误甚至偏激,容易误导国内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甚至造成价值观的混乱。近年来,我国文化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文化市场及相关执法的规章制度建设力度。这种管理不仅指向海外艺人,也指向国内一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因为嫖娼、吸毒等“不良行为”而被列入“冷榜”。本地艺人的管理已经是这样了。如何才能对贾斯汀比伯这样的海外艺术家宽容?
虽然一些西方媒体抓住了这个问题,并试图对其进行过度解读,但其原因和后果已经非常清楚,即中国文化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国内文化市场,拒绝贾斯汀比伯来商演是合理、合规和合法的。认真地说,依法管理海外艺术家来商演的申请是行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主权。我们是否应该自信、自信,需要像西方媒体“想象的那样”去掩盖?
事实上,加拿大人贾斯汀比伯在美国也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抵制。2014年,美国近30万网民在白宫网站请愿,称“他不仅危害了我们的安全,还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要求将比伯驱逐出境。西方人可以对这样的艺术家表示厌恶和不满。为什么西方媒体在中国文化管理部门对他说不的时候大吵大闹?一些西方媒体多次提到比伯2014年参拜日本靖国神社。言下之意是,比伯拒绝来中国是与这一具有政治意义的事件的唯一逻辑联系。这不是文化冷战心态,而是什么?
用双重标准审视中国,故意给中国贴上标签和污名,是一种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套路,连一些西方人都受不了。在社交媒体上,相当一部分外国网友留言:“干得好,中国”。国内网友态度很明确:国家面前没有偶像。不要说贾斯汀比伯有问题,即使是因为靖国神社,如果我们对他说不,我们可以批评什么呢?我们依法规范和净化国内演出市场,任何批评都不过是泡沫。而那些刻意搞意识形态联系的人,则说明一些西方媒体是“披着皮袍的小个子”。(作者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1.《贾斯汀比伯中国 不让贾斯汀比伯来中国,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贾斯汀比伯中国 不让贾斯汀比伯来中国,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1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