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除了火热的补习班和游泳池,各医院的心理健康科也迎来了一批“学生潮”。记者从杭州几家医院的心理健康科了解到,通常在春季成人就诊高峰后,会出现夏季学生就诊的“小高峰”。
“大部分孩子都是父母带的;但这两年主动求助的孩子多了去了。”同德医院现场心理科主任医师许告诉记者,大多数主动寻求帮助的人都是初中生。"青春期是成年精神疾病的好年龄,所以必须用药物治疗."
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陶明也有这种感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想利用暑假时间放松心理。
然而,两位专家发现,与日常门诊相比,暑期学生心理门诊有其自身的特点。“普通孩子来咨询,主要与学习紧张有关;到了暑假,更多的是和社交能力有关。”陶医生说。
不玩游戏不出门就是抑郁症
这是一个刚考完中考的男生。
被父母送到新华医院的时候,他看起来有点呆滞,没有眼睛。
“放假了,我一直在家,不出门,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就整天发呆,我们都在担心死,是不是中考没考好,太打击他了?”刚坐下,男孩的妈妈就把心事抛给了陶渊明。
陶医生和男生谈了几次之后,发现学生的情况是抑郁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是暑假的时候。“中考可能是一个因素,但在此之前,他的学习成绩已经下降了。”他推测上学的时候每天早出晚归,联系父母的机会不多,所以父母没有发现;我妈妈在假期整天呆在家里时,注意到有些不对劲。
陶渊明告诉记者,暑期学生心理门诊最常见的情况有三种:这种房子在家里,是其中一种不打游戏不出门,但比例相对较小;
还有两组人,一组是日夜颠倒,整天泡在网上,不断与大人发生冲突,被父母拉扯的孩子;另一类是自愿来看病的学生。
“这些学生上学的时候会感觉到一些症状,但是因为平时比较忙,有些症状就忽略了;放假的时候,人会放松,但更容易进入角落。”陶渊明说这部分主要是高中生。
一个好男孩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许钟芳还遇到了几个“可爱的孩子”,他们通常看起来很可爱,今年夏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一个17岁的高中女生去过两次,都是一个人去的。
这是一个有强迫症的学生。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她的问题是强迫观念,也就是她脑子里的一些想法不能扔掉。”许对说道。
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她就一直在想,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是这个结构。
我的大脑太忙了,以至于我不能听老师说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强迫性的想法或行为,但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就不是精神病。”他说。
今年夏天,他遇到过三四个这样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校心理学老师建议的。前几天来了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也患有强迫症。症状是重复的试卷。结果期末考试卷子都来不及做了。和其他很多强迫症患者一样,这两个学生写的很工整。“很多学生都有这个特点;如果回到童年,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家长不用担心的尴尬孩子:不用赶作业,不用早上喊,书包很整齐。”许对说道。
犯一点小错误没关系
为什么好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孩子吃醋,原则性太强,灵活性太差,压力不会调整。”许钟芳见过太多这样可爱的孩子。他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很舒服,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惩罚孩子的烦恼。
“他们想在哪里,孩子惩罚自己。”他说这个问题其实和大脑发育规律有关。
小时候大脑发育水平低,感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低,所以孩子在大人眼里很尴尬,很健康。长大了,大脑也长大了,变得更“尖”,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一旦不能忍受,可能会有各种心理疾病。
大家都不喜欢熊海子,但是许钟芳觉得好孩子还是做个小熊比较好。
“孩子小的时候,犯一些小错误真的可以理解;只要抓住大原则,就行。”他向父母建议,如果孩子太紧,不妨让孩子多出去玩,做一些平时不敢尝试的活动。
暑假过半,除了火热的补习班和游泳池,各医院的心理健康科也迎来了一批“学生潮”。
1.《发呆打游戏 乖孩子心理易受伤 不玩游戏整天发呆竟是抑郁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发呆打游戏 乖孩子心理易受伤 不玩游戏整天发呆竟是抑郁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1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