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色彩语言

色彩创作是在感性表达与理性认知交互作用基础上,由创作者做出的经验分析,他们试图分析出,所看到的色彩与所画出的色彩之间的差异。只不过这种分析,既不是结论性的,也不是唯一性的,因为这不是创作者通过色彩对于事物的认定,而是他们运用色彩对于事物的形容。我们与其说色彩创作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倒不如说,色彩创作是一种艺术的形容方式。是对事物美好价值的形容,也是对色彩自身价值的形容,甚至是对创作者自我价值的形容。

在色彩绘画中,我们时常会把喜爱的事物好有一比,比作赤橙黄绿,比作赤橙黄绿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境界。这既是我们看到的颜色,也是我们想到的颜色。至于这种形容方式的好与坏,则取决于形容是否“恰当”,而不是形容是否“准确”。在这里,“恰当”就是对色彩形容本身成功与否的最好形容。其实无论是生活中的色彩,还是绘画中的色彩,它们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世界里,倒是“相对的色彩”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色彩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只能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认识。东方的色彩认知体系如此,西方的也是如此。只有相对主观的彩色,没有绝对客观的色彩。

正因如此,我们在用色彩去表现、去形容一个事物的时候,最要依靠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知识,通常有关色彩的知识,只能是我们形容事物状态时的参照,不能作为形容事物状态的标准。因为色彩绘画的学习创作,既不能等同于艺术知识的问答,也不能等同于学术观点的论证,色彩的创作,只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主客观世界存在状态的一种形容和猜想。

清华美院设计色彩历年考题

2017年

《天蓝色衬布上的静物》

要 求:

1.画在试卷纸正面,横竖用纸不限(姓名、考号在试卷右上角或左上角);

2.要求以天蓝色衬布,水果、玻璃器皿、金属器皿、花卉等物品组成一幅画面;

3.符合题意,写实画法。色调协调,色彩关系表现充分,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质感真实,注意画面氛围营造。

2016年

《阳光下的书桌》

要求:

1.画在试卷正面,横竖构图不限。

2.至少表现五种学习用品,强调光感与色调

3.符合题意,写实画法,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表现充分,注意画面氛围营造。

2015年

《花开时节》

2014年

《质感、空间、色调》

在植物、玻璃、织物、塑料、木头、金属陶瓷七类中任选不少于四类。必须用具体物体形态表现创造组合成一个画面。

要求:符合题意、写实画法、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质感真实、色调协调。色彩关系表现充分注意画面氛围的营造。

2013年

《窗外的风景》

2012年

《中秋节》

要求:根据题目默画,不少于三件物品,注意氛围营造。

2011年

《搭在扶手椅上的一件衣服》

2010年

以布老虎为主体组织一副表现虎年春节印象的静物画。

2009年

《静物写生》

内容:一块黄白布,一杯橙汁内有一吸管,一个白盘上放了一打钙奶饼干,一个鸡蛋,一个绿色的梨,两袋纯牛奶。

清华美院设计色彩近年高分卷

2017年设计色彩高分卷

???

清华美院2016年设计色彩高分卷

???

这幅试卷轻松有序,颜色好看,这些优点都会使其从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画面中物品投影的重色处理的既有层次又有秩序。没有太多塑造,但可以看得出该考生有着较好的画面组织能力和色彩驾驭能力。画面左下角桌子很闹钟的塑造,如若考虑到整个画面的构图,再多些变化,画面则会更讲究,更经得起推敲。

这幅试卷同样选择大俯视的视角,透视关系处理得较为舒服。画面色彩和谐,有节奏意识。画面中总有一些颜色与书桌的明黄色相呼应,则整个色彩关系会更加合理丰富。另外,画面中的几处阴影的色彩倾向可以再作进一步区分。

这张考卷表现户外书桌的场景,色彩关系较为和谐。地面与墙面的两处几何形的阴影处理得透明有变化,重要的是一些分散的墙面悬挂物将书桌、凳子和水桶都贯穿起来了,不足之处是书桌的重色在画面中缺少呼应,显得孤立。另外,画面右侧的远景处理的过于潦草。

这张试卷的视角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室内的所有物品虽然处于俯视的大角度中,透视的处理加大了画面的难度,但作者刻画得井井有条,丰富、深入又不乏节奏关系。画面左侧的盆花的摆放也巧妙均衡了构图,使这张试卷不会流于一般。画面色彩和谐,有冷暖变化,墙面上桌子投影的颜色也很有空气感,是一副较稳的优秀试卷,从中可以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幅作品的近景与远景的边缘线都处理得很“实”,干扰了画面的空间关系。画面表现的东西很多,但缺乏组织和协调。前景的书桌归纳得较有秩序,但窗外的场景处理的过“实”,失掉了空间感。整幅画面缺少协调性和色彩关系,缺乏冷暖意识,感觉像在用颜色画素描。

这张暖绿色的画面很好地表现了逆光下的教室,构图别致,令人印象深刻。窗帘轻薄透明的质地交代得很出彩。摆放着丰富学习用具的近景书桌,与纵向的窗户、窗帘形成对比。前景桌子与窗台等大的结构线如能更连贯,将会取得更好的画面效果。

这张试卷中规中矩,画面中的形色都缺乏联系,如书桌、椅背、打开的图书、墨水瓶、窗帘和画面左侧的木架,都有单摆浮搁的孤立感。颜色的表现比较单一,只是被动地描绘了物象的固有色,缺乏协调性。

这幅试卷同样扣住了题目,作者利用画面左侧透过窗子的影子的形,将画面三部分主体连贯起来。但细究下去,桌子和画架摆放的位置明显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课桌与黑板的比例关系、距离都不太合适。在涉及严谨透视的画面中,考生需要花功夫将透视问题处理好。

这张画面具备较强的画面构成要素,表现的主体不多,但有很强的形式感。画面右下方透过窗户投射在地面上的一组光很为画面增加灵气。整个画面色调和谐有序,有冷暖变化。若是画中再增加一些比较考究的细节造型与用色,就会使画面更加耐看。

这张作品表现了室内手工课的场景,有一定的画面组织能力。但缺少协调性,前景两张书桌的绿色与背景气球上的绿色都太过相同。暗部的色彩也过于偏重固有色的描摹。画面中有一些细节交代得很到位,例如书桌上的笔记本和手工课用具。

这是一幅视角独特,有立意的试卷。可以看出考生围绕题目创作动一番脑筋,也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画面透过开着的门,望向房间里的场景,墙面分割出的空间使画面富于形式感,空白的墙面和丰富的室内场景也形成了对比,使视觉集中在室内的桌面上,画面色彩丰富,很好地表现出光感与空间关系。桌面上的用具也深入得很到位。好的作品会对观者产生视觉引导,这张作品就有这样的效果。

这张试卷选取了较难表现的大俯视的角度,将画面组织得很有特点,椅背、坐垫、书桌和地面上的阴影形成了有意思的结构关系,画面很有协调性。若将书桌上的物品画得再强烈些,会有更好的画面效果。

整张画面比较松动。但是进一步的话是就缺少吸引人的细节刻画,画面前方的床榻,明显有透视问题,墙壁上似有若无的阴影与奖状,处理得很犹豫,对于阳光的表现也不够主动。

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元素来组织画面,形色结合得很好。画面热闹、饱满,又不乏秩序感。整个暖色调层次丰富。主光源来自画面左侧,整个暖橙色的墙面的阴影也因光线的变化自左及右发生了微妙合理的冷暖变化,这些都反映出考生良好的色彩认知和驾驭能力,画面中镜子反射出的场景以及窗户光线下小猫的身影,也都显得合理,丰富了画面的趣味性。

整个画面的灰紫色调运用的不错,所选景物搭配也很合适,整体的处理方法也是可以的,但画面的中心点——花和窗户缺少深入刻画,使整个画面的层次感不够明确。

这是一张构图别致、颜色漂亮、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试卷,考生选取的大角度、大透视来表现黑板,暗部的颜色用得很透明,黑板上也不乏有趣的细节和内容。桌面与学习用具的刻画也相得益彰。画面很完整,刻画生动,细致入微,又不失严谨,画面的色彩与布局的处理都令人耳目一新。

画面表现教室内的场景。整个画面缺少色调意识,并没有通过色彩冷暖关系来表现阳光与阴影,书桌的暗部用色显得脏。

这张试卷色调清新,尤其是墙面上窗户与树的投影,处理的生动、巧妙,为画面增色不少。书面上的物品虽多,却并不杂乱,富有秩序感。遗憾的是,书架明显没有画完,书架暗部缺乏一些与墙面阴影呼应的冷色。

画面选取室外场景中的书桌来表现。但用笔潦草,缺少严谨的细节造型。书桌、椅子、窗框、打开的门在画中显得很孤立,缺乏连贯性。

这幅作品对颜色的处理太过简单,过多接近的同类色使画面单调,没有空间感。书桌上的物品有罗列的感觉。

这张作品用笔轻松,但画面用色太过简单,如前景书桌上的每件用具的投影颜色和形都处理得很草率,这理应花功夫好好表现的。

这张作品从近景的书桌开始表现,画面很满,很热闹,可以看出考生有一定的塑造能力。桌上的书架处理的不好,作为画面较集中的重色块,暗部显得脏,用色太堵,在画面中太抢戏,影响了整幅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画面表现就是内部大范围的场景,透视关系处理得较为贴切,可以看出考生有一定的画面把控能力。不足之处是教室地面和课桌暗部的颜色画脏了,影响了画面的整体效果,使画面颜色显得不透气。

画面的用色和造型过于单薄,画面上出现的小物件很多,但是缺乏组织和连贯性,显得有些零散。画面中的几处粉色、中黄都过于雷同,缺少变化。

这张试卷弱化了环境的对比度,将桌面及其上的物品处理得很热闹。但前景的物品缺乏秩序和深入刻化,显得凌乱,缺少光线感。墙面阴影中的冷色与窗外的蓝色过于接近,显得暗部用色过于单薄。

这幅作品构图别致,将白桌布下的书桌放置在一个弱对比的暖棕色场景中。但考生缺乏色调意识,色彩能力弱,场景中的颜色虽然有变化,但用色沉闷,缺乏空间感,使得背景的颜色太堵,与前景的书桌拉不开距离。书桌上的物品摆放平均,也缺少刻画,不耐看。

这幅暖色调画面表现农村炕头上的书桌。但用笔过于随意和粗糙,像是刚刚铺完大关系,没有画完的状态,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

这张试卷选择从室外看向室内的角度来表现阳光下的书桌,画面左边依靠阳光下的树影打破了规整的窗户的外形,可以看出考生在创意上动了一番脑筋,但透过窗户的书桌与用具刻画得稍显简单,如将室内物品的层次与空间进一步归纳,会有更好的视觉引导效果,也会使画面更有层次。

清华美院2015年设计色彩高分卷

???

清华美院2014年设计色彩高分卷

???

-END-

1.《清华美院优秀试卷 清华美院历年设计色彩考题及高分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华美院优秀试卷 清华美院历年设计色彩考题及高分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