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失联十天的留英女博士确认死亡的消息已经震惊了留学圈,大家都在唏嘘感慨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凋殒了。在这样的案例面前,我们更应该把安全常记在心中,保护好自己就是最爸妈最好的宽慰。接下来就跟着主页君一起看看吧!

From 蓝橡树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闫姓女生失联11天后被英国警方确认过世,虽然原因尚不明朗,学生和家长又都不免忐忑。有学生说:“这类消息不屏蔽我妈我都不敢发朋友圈...现在这是太乱了。”

出国在外,各位留学生小伙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夜晚尽可能结伴回家。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的平安是家人最大的期盼!

失联10天的留英女博士确认死亡

当地时间2月26日,伦敦国王学院闫姓中国女留学生家属向使馆求助,称女留学生近日失联,希望使馆协助寻人。

据了解,该留学生今年36岁,在伦敦国王学院读博士,平时她会定期与父母联系。但在2月24日周六,她没能按照惯例同父母视频,随后打电话也无人接听。

失踪女生的父母此前发出的求助信息如下:

一位名叫Maria的同学表示:闫思宏在社交媒体WhatsApp的最后上线时间是2月16日。她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月14日,那时闫同学并没有跟她说过自己要离开,或者近期要去哪里。

闫思宏正在攻读博士,没想到此番竟会意外失踪。

伦敦大都会警署负责人28日回应并发布新闻公示:

警方于2月28日大约早上三点在威斯敏斯特的一处住址发现一名死亡女子,虽然正式身份未被确定,但警方认为这名死者为36岁的留英博士生闫思宏,警方已通知死者近亲。

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魂断他乡,让人唏嘘不已。

留学安全事件频发,“安全课”不容小觑

无论是澳洲、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是英国,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遇害的事情发生。因为留学生的身份特殊性和海外华人群体圈子更小的原因,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就会引起诸多关注。

而出国在外的我们,与亲人有很遥远的时空距离,做不到在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向亲人寻求帮忙。因此,学会安全保护自己非常的重要!

通常,安全威胁包括主动安全威胁,即由于个体自身错误造成,如主动露财、挑衅他人,主动去差区等;被动安全威胁,和个体意愿无关,是被环境或其他个体恶意侵袭。

而避免安全威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鉴于主动安全威胁和被动安全威胁的方式不同,我们这里分开讨论。

什么是“主动安全威胁”?

主动安全威胁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到错误的地方,遇到了错误的人。它常常出现于公共领域,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是可以通过自身行为避免的,在绝大多数主动安全威胁案例下,缺乏安全意识,放松警惕是悲剧的最大原因所在。

近些年和华人留学生有关的恶性案例就有以下几例:

纪欣然案

吕令子案

仲兴案

姚宇案

瞿铭 吴颖案

这些案件的明显特点,除吕令子是被恐怖袭击杀害,一定意义上属于不可抗力外,其他案子均符合时间, 地点、人物三要素。

在这里我个人很同意Friday PP的看法:

“无论是在美国的华人,还是没去过美国的人,赶快停止各种或明或暗的宣扬美国多好的言论吧,你们这么做造成了多少刚来美国的中国人的不幸。”

“在这件事情上,所有鼓吹过美国人多热情善良的人都多多少少的有些责任,你们自己在美国时间久了,早就懂得什么叫老游击队员保命要靠不作死了,但在各种场合多多少少的宣扬着美国人的热情,善良诚信。多少初到美国的同胞就是相信了你们的宣传,留下了那样的印象,轻信了美国人,失去了警惕心。”

“然而美国治安就是不好,这是无论怎么宣传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在这种环境里,失去了警惕心还轻信了别人误以为安全,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敢问这个姑娘哪怕是在北京,或是她的家乡,会这么随随便便上陌生人的车吗?然而为何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就突然装变了?总不可能是智商突然掉线了吧。与其出了事情各种着急不如从根源上不要再一面倒的只说美国好的一面而不提其可怕的一面了。”

就在昨天,我自己妈妈还在转发类似的鸡汤文,什么从一场车祸看国民素质不同的文章。 这种无脑吹,实际上仅仅宣传美加相对富裕的地方来对比中国的广泛区域。写这种文章的人往往住在那种“好区”,他们不会,也没能力去差区。而留学生的选择则比他们少的多,就创造了一个美国如何安全的错误印象。

实际上美国很多地区的安全下限远低于中国。例如Peter Liang案中他案发所在的区就是一个著名的毒品犯罪天堂,就在他被宣判前几周又有袭警事件。

从上面这张世界凶杀率的图里可以看到,美国凶杀率比中国同比是高一级的。

正如地山朋友评价的:

“美国这个国家,民主法治管的着的地方,那就是人类社会的模范。民主法治管不着的地方,就是男盗女娼。”

美国大学附近四处走走,总能看见姿色不错的年轻妹子的寻人启事,当然绝大部分是白人。更不用提各种party rape,date rape,amber alert等等。

所以大家见到一个美国人,不管对方笑起来多像美国队长,在不了解的时候,安全的做法,就是假设他是人类社会的渣子,尤其如果你是女的,对方是男的。

中国留学生容易撞在这些陷阱里头,也是刚到美国,不了解环境。比如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北大硕士,如果要到四线城市去出差,对见到的人,心里应该是充满警惕性的。但是来到美国的四线城市,呼吸了几口香甜的空气,看了几个无比友善白人男女,就觉得人人都是活雷锋了,这种天真的想法,实在是要不得。

来美很多留学生由于地域不熟,加上为了给家里省钱,经常采取合租比较便宜公寓的方式。 而允许这种合租公寓坐落的,恰恰是犯罪率较高的区域。这给学生增加了额外的危险。即使像UIUC这种理论上坐落在大农村的学校,附近一些地区的治安水平也是堪忧的。

在这里学霸君要推荐一个二手房、租房信息网站:Trulia 。它有一个最强的功能就是看犯罪率地图。找房子先查查附近的案发情况。尤其是性侵和抢劫一类的,千万不要为了省几个钱,把命搭进去。

颜色越深,犯罪率越高

也希望下次有人聊自由的空气的时候,可以顺便讲一下自由世界校园周边的治安问题,科普一下在所在区域附近生存的小知识。

如何提升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主动安全威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安全意识,应对主动安全威胁呢?

首先根据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进行判断和预算,充分了解所在环境,大环境,并主动避免接触危险区域。

发现危险,学会判断局势主动脱离。

其次是有自卫的准备,主动培训自己的安全技能,艺多不压身,懂得更多生存概率就更大。比如:枪、防狼器、电击枪、刀、甩棍等,但是千万记住,你得会用!

有朋友肯定会问,扛枪有用么?

我个人的回答是,可能是有一定效果的,除吕令子案外,其他案件当事人如果有持枪,都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避免的作用,但也不能排除出现其他恶性情况的可能,例如被警察误认。

但核心问题在于,他们缺的是枪么?他们缺的是安全意识啊!都是“认为”自己在安全情况下遭到了最差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枪他们也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在缺乏安全意识的情况下,给了枪又有什么用处?

什么是“被动安全威胁”?

被动安全威胁就是所谓的祸从天降,和主动安全威胁不同,被动安全威胁是被害者在相对安全区域被加害者主动侵袭。

与主动安全威胁相比,被动安全威胁的即时性更强,选择性更少,更难进行准备和应对,而且很多时候是属于立即的退无可退地步。

近些年来华人相关的被动安全案例包括:

休斯敦灭门案

陈明东杀人案

次永飞杀人案

朱海洋杀人案

IU 杀人案

亚特兰大陈女士自卫案

所有案件特点是地点在常理认为的相对安全区域,时间不定,人物有所变化,这种情况下,被害人的提前准备程度往往决定了结果。

有些朋友会说叫警察啊。

但是从大数据来看,美国911平均出警时间是11分钟。而无论是刀枪杀你都不需要11分钟。甚至有人遇到过警察需要1小时45分钟出警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是恶性犯罪,警察来了只是给你收尸的。

而且美国警察不是公仆,而是职业。警察的第一要务是保护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有枪,他们第一任务是固守待援,而不是解决犯罪。请记住:美国的自卫权是下放到个人的,警察没有牺牲自己救助你的义务。

遭遇“被动安全威胁”,我们该怎么办?

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是三种状态:战斗、撤离、冻结,最后一项最傻,我们忽略不计,这里主要说战斗或者撤离,个人建议是:撤离永远是第一选择,即使你有枪。

只有逃不掉的时候才要战斗,而且一旦做了战斗的决定,就要有以命换命的觉悟。 对方已经在试图剥夺你的生命,这赋予了你相同的权力。建议平时培训学刀、学格斗术、学枪,了解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

这里多说一句在美国的常见自卫武器选择:

1、手电,典型例子如SUREFIRE公司出的G2手电。亮度高达60流明, 夜晚直接照在人眼上可以短时间致盲, 给你充分的时间跑步逃出险境。

2、辣椒水,对来人的头上喷,最好是眼睛,可以使来人短时间失能,得以逃跑。

3、甩棍,这个东西一但抡起来打在人的手臂上是肯定骨折。

4、电击枪,形式多种多样,非常有效,注意使用的时候要保持突然性。

5、管制刀具,个人不很推荐这种方法,除非你能很好地掌握它。

6、枪械,(CCW) 具体规定请参加枪友会科普。

特别注意!持枪不等于安全,如果安全意识不够,持枪的危险远大于不持枪,持枪前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并主动培训自己。

7、好嗓子,大嗓子不仅能震慑坏人,大声呼救也是一定要的。

自己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一个良好的安全意识比任何武器都重要!

个人和自家的安全是自己的事,不能依赖警察和邻居还有路人,他们的反应会比你自己的来得晚,有时也鞭长莫及,只要是自己能做到的,就不要偷懒。

最后期望所有在美的小伙伴们都能安全幸福地生活。

作者:刘翔熙,美国劳工部探员,退伍美军。本文主要内容根据刘翔熙给中国留学生做的讲座《个人安全意识培养与公共场合紧急情况应对》改写。

1.《留学生姚宇 失联女留学生确认死亡,除了悲痛,我们还需要补上这门人生的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留学生姚宇 失联女留学生确认死亡,除了悲痛,我们还需要补上这门人生的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