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旗微同城

每天获取左旗一手资讯

91%左旗人关注了这里

岁月变迁,起落浮沉

当楼房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复杂

巴林左旗,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

而有些东西,却留在一代人的回忆里

这些人里有我,说不定,也有你

...

消失的影像

1945年8月,林东结束了日本12年的奴役。在内蒙古统一,自治区的关键时刻,中共热北地委,热北专署和热北军分区领导机关进驻林东,这里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王逸伦,权星垣,石汝麟,徐子干,苏雷,王旭,乌力吉那仁,赵芝瑞,马耀光等一批延安和革命老区的干部来到林东,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乌兰夫

1947年5月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被选为主席

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并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

▲乌兰夫居住址

1947年2月1日,乌兰夫去王爷庙路径大阪,林东。在林东居住了20天,他曾在林东干部大会上对蒙古族的革命运动史,现在的革命任务和对农业区,半农牧区,纯牧区的政策等做了两次重要讲话。

▲80年代初期的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办公楼

▲1984年的上京路

从前的上京路是一个长长的泄洪水沟,沟边住满了居民,每一个街口有一个石条搭建的小桥,出行和生活特别不便,1981年,在旗委和政府的筹划指挥下开始改造扩建,这也奠定了林东老城区“三横三纵”的路街格局。

▲1949年1月11日《牧农报》第一版

▲1946年10月10日 数百林东蒙汉青年报名参军

▲林东汽车站

▲1968年8月,在文化馆前建立了毛主席画像墙

▲巴林左旗文化馆

文化馆的前身是林东民众教育馆,1947年,民众教育馆改称文化馆,原位于临潢路联营商场处,1955年搬至临潢路现址。

▲林东剧场

林东剧场是1959年在原来戏园子基础上重建,是林东评剧团的演出场所,面积80平米,可容纳观众900人,1984年林东剧团解散。上世纪七十年代,林东剧场曾先后辟为林东影剧院,同济商城,1997年拆除,形成今天的临潢路上的新华广场。

▲林东电影院

那时的业余生活很少,每周能看上一场电影就算是很奢侈了,当电影一帧帧播放,记录的却是我们回不去的年少与纯真...

▲林东三利商场

在那个物质不算繁荣的年代,三利商场曾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期盼。可惜的是,在经济飞速变化的时代大潮中,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融在历史长河中,现在再已找不到它的痕迹。

▲林东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中葬有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为民捐躯的28名烈士遗骨,其中14座为无名烈士墓,以第一号至十四代替。

左旗曾经拥有过的许多“工厂”

有的早已黯然退出市场

有的也已搬迁新址

没有人注意到它们何时来

也没有人注意到它们何时离去

...

消失的工厂

▲林东淀粉厂

1956年,由8家粉条作坊,1家酱园公私合营组建成林东淀粉厂。

▲林东粮油厂一角

1979年有职工117人,产值227万元。当时在全旗国营工厂中产值最高。

▲林东酒厂

1976年,1981年白酒“林东老窖”和“陈酿”获内蒙古自治区酒类评比第一名。

1983年白酒产量1600多吨,啤酒产量1500多吨,职工有270多人,年产值219万元,利润52万元。

▲林东印刷厂

曾承担《巴林左旗报》的印刷

▲林东砖瓦厂

1956年前为几户砖瓦窑个体户组成的合作小组,主要产品为建筑砖瓦,1958年曾烧制耐火砖,耐火力1700度。1983年红砖产量达775万块,瓦336万块,产值81万元。1985年改称林东建材总厂。

▲林东二粮库

1948年始建林东粮库,原粮库位置在五道街东端,1970年代后期迁上京路南段。1964年,本旗有丰水山,衙门庙等9处粮库。

▲“泰和堂”药房

林东老中医许振起用自己多年行医的积蓄于1935年建立,主要以中医治病为主,他医术高明,讲究医德,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

▲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2月3日成立,在南广场向旗党政领导报喜庆祝的画面,南广场位于上京路东原旗医院处,是当时林东最大的集会场所。

▲巴林左旗铅锌矿建设剪影

学校

是每个人梦想与青春的集结地

你的母校现在怎么样了?

消失的童年

▲1981年林东师范

1953年迁昭盟所在地林东,后于2005年该校迁往赤峰与赤峰蒙中合并。

▲林东第一中学

▲1978年6月林东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主席台

▲林东第二小学

▲林东蒙古族中学

▲林东三中宿舍

现在的医院以及各机关单位已经高楼耸立

虽然方便了我们办事

但你是否知道它以前的面貌?

▲1993年巴林左旗中蒙医院

▲巴林左旗委员会

▲巴林左旗林业局

▲巴林左旗商业局

▲碧流台供销合作社

在咱们左旗也有很多的名人

这些你也许不认识 但或许你听说过他们的事迹!

▲巴林左旗知名蒙医达木林扎布(左)大夫为牧民看病

▲蒙古族民间艺人—张布和

1988年6月,巴林左旗文化馆张布和给查干哈达牧民说书。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张布和应内蒙古广播电台邀请,用蒙语说书,其中《三国演义》《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很有影响,他特别善于用好来宝这一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的草原古老文艺形式去表现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他的节目曾在中央广播电台转播。

▲牧民田间学习

中间穿皮靴者,是当时赤脚医生贺贞令

▲“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1946年女扮男装参加解放军,后因在湖北省背伤员过河时累倒,住院检查时才公开女性身份,消息传出后轰动全国,1950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她全国特等战斗英雄称号,会议期间,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

她是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主人公高山的原型人物。

在农村很多地方依旧还有这种土路

我想你一定走过

这些土房子你也见过吗?

勒勒车和驼车你坐了吗?

▲20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巴林草原上的蒙古勒勒车和蒙古驼车

那个年代 人口虽然比不上现在

生活水平也不高

但人与人之间那份信任和责任

却已消失不见了....

▲1970年巴林左旗新华书店出售年画

▲1981年辽上京遗址防洪工程施工现场

▲大新庄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1973年 那达慕大会

▲1957年十月一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周年

▲195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1977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5年9月4日,林东地区隆重集会庆祝“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文艺表演

打开历史的大门

唤起我们的记忆

一幅幅画面

记录着一段段变迁的历史

一幕幕场景

展示出曾经的岁月

站在北塔山上,凝视上京临潢

往日的繁华早已变成一片废墟

从土坯草房都青砖瓦墙

再到高楼林立

一代代人怀着希望和追求而来

心满意足的走去

二一些记忆

一直守护着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大地

它经历了辽太祖创建草原京都的兴盛与繁华

200年后

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呼啸而至

契丹王朝转而归于大金国的版图

接下来是蒙元的领地

明代兀良哈三卫广及西拉木伦河以北

巴林部和清王朝入居这片土地

兴起—辉煌—衰落

.......

见证了一个个马背上的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

承前启后的文明史

临潢故都,看似荒凉的背后

深藏着一段辉煌的印记

千年古塔继续默默静立

注视这小城的今天和明天

希望能通过着一个个镜头

激励我们去开创

巴林左旗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字节选

最好的时光注定逝去

从时间的睡梦中觉醒,你会发现

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

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

巴林左旗,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但与此同时,也和我们一同成长

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左旗的未来,是一幅等你来描绘的蓝图

喜欢记得文末点

1.《林东一中 正在“消失”的巴林左旗:刚刚流出的50余张照片!赶紧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东一中 正在“消失”的巴林左旗:刚刚流出的50余张照片!赶紧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