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潍坊广文中学的校园内,有两座历史悠久的西洋式建筑,一座叫文美楼,现在是学校的校史馆,另一座叫文华楼,是潍县集中营陈列馆。这两座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期,它们历经沧桑,跨越三个世纪,见证了广文中学130多年的发展历史。

广文的诞生源于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当时西方思潮进入中国,原有的教育体制遭受冲击。外国人通过通商口岸等进入中国,传教、办学、建厂,在西学东渐中传教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863年,狄考文和郭显德踌躇满志地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摆脱封建统治。狄考文在登州创办大学的成就,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北美长老会积极支持,增加人力物力。狄考文又相继创办中小学60多所。受他的影响,1881年,狄考文的弟弟狄乐播也来到中国办学。

狄乐播从登州府来到潍县后,进行了一番调查。当时的潍县商贸兴盛,文化繁荣,胶济铁路的建设也在酝酿之中,东到烟台、青岛,西至济南、淄博,潍县可谓是贯通山东东西的交通枢纽。狄乐播便把这里选为他的活动基地,在潍县东部买到一片约50余亩的地基,建起房舍,设立了学校、医院与教会,命名为“乐道院”。乐道院内设文华馆,这便是广文中学的前身。

1883年乐道院建成之初即设立了学校,只招收男生,称文华书院。1895年又建女校,称文美书院。

乐道院建成后不久,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反洋教”的风潮波及潍县。5月29日夜间,当地民众围攻乐道院,其中有7位习武者潜入乐道院内,在教堂点火。火势迅速蔓延,烧毁楼房42间,平房136间。房屋鳞次栉比的乐道院一夜间化为灰烬。

就在乐道院进行重建的同时,狄乐播的兄长狄考文倡议将登州府的“文会馆”与青州设立的“广德书院”合为一体,得到了美、英负责人的赞成。1904年两校合并为一,校址就设在潍县乐道院,校名为“广文大学”。

大学开办的同时,男、女中学也相继恢复,其中男校先后称文华书院,文华学校,文华中学。到1931年,文华中学与文美中学、培基小学合并,组建成为广文中学,并向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正式立案。

在初期各国来华兴办的两千多所教会学校中,只有广文坚持以中文教学,通过细致的教学实践,他们探索出一整套切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方针、教材课本、办学方法等组成的教学体系。

广文大学和广文中学是潍县新知识新技术的摇篮,有识之士们怀揣家国情怀,兴办民族工业,让新知识新技术付诸实际,力图振兴经济,实业救国。

广文中学所在的乐道院片区,当时集中了山东许多知识青年和进步人士,革命斗争或明或暗地在这里发生、发展。许多热血青年也是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的。1925年初,潍县早期共产党员庄龙甲就根据党的指示来潍,从事革命活动。并把广文作为开展地下活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基地之一。当时的广文不仅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摇篮,同时也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志士。1938年1月,日军侵入潍县,狄乐播夫妇与日方进行正面交涉,故驻潍日军尚未进占乐道院。于是,乐道院变成了躲避日、伪的避难所。

1941年12月7日,日本侵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乐道院也不再是躲避日、伪的避难所,广文中学和小学被迫停课。日本战败投降后,广文中学重新开课。当时的学校性质为私立。

1952年11月,潍坊市政府正式接管广文中学,校名改为“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

2006年7月潍坊市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潍坊一中和潍坊二中初中部合并,成立潍坊广文中学,成为潍坊市唯一一所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坚持改革创新、立德树人,以“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萃取出“乐道·培真·广文·美华”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以此命名了学校的四大学院,实现选班上课、分层分类分项教学。近年来,潍坊广文中学荣获“全国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唯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的初中学校。

百年广文,沧海桑田。洋楼古树之貌依旧,广泽教化之风未变。她经历了火海后的涅槃重生,也饱受过日军侵略的疾苦。她孕育着先进的知识与理念,也担当起革命志士的摇篮与庇护所。多少革命先烈,志士仁人,为民族赴汤蹈火;几代薪火传承,桃李芬芳,为祖国添彩增光。今天的广文中学,以“厚德、广文、笃志、强身”为育人目标,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1.《山东潍坊广文中学 潍坊广文中学的历史 你知道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山东潍坊广文中学 潍坊广文中学的历史 你知道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