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埔军校,大家都知道它的创始人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国民政府正是通过创建黄埔军校,从全国各地招收优秀青年,最终打败了各行各业的军阀。
事实上,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人物,那就是王柏龄,他可以称得上是黄埔军校的实际创始人。
王柏龄1889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8岁考入保定军校前身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正是在保定陆军速成学校,王柏龄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谁?蒋介石
王柏龄比蒋介石小两岁,但他们被分到一个班,成了同班同学。之后,他们被一起送到日本留学。在东京真武学校,他们还是同学,一起入团。这样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武昌起义爆发后,王柏龄回国参加革命,坚定地追随钟山先生。从辛亥革命到二次革命,再到保法保国战争,他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并被邀请到云南军校担任高级教官。
1923年,蒋介石邀请他的老同学王柏龄到广州。由于王柏龄多年的军校生涯,以及他作为同盟会成员和辛亥革命英雄的身份,孙中山在筹建黄埔军校时自然想到了王柏龄。
在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名单中,王柏龄是仅次于蒋介石的教授部主任。请注意,副局长是我们的叶帅。当时因为蒋介石要陪孙中山,他也是粤军参谋长,忙得走不开。因此,在黄埔军校的创办、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王柏龄实际上是负责人,贡献很大。
作为同盟会的师兄,蒋介石的密友,黄埔军校的创办人王柏龄,用现在的话说,想要有靠山和资历,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无限的。
但事实上,王柏龄生命的巅峰非常短暂。几年后,他淡出国民党军政圈,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人。那么,王柏龄是如何打出一手好牌的呢?
事实上,在王柏龄办学校是可以的,但是战争可以说是一团糟。而且这个人人品不好,做事没有底线。很少有人喜欢他。
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处于危急关头,第二教导团团长王柏龄逃跑了,留下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临阵退缩是大罪。说不拍就得撤是有道理的。然而,王柏龄是一个相关的人。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而是被提升为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和第一师司令。要知道,这个单位是蒋介石的嫡系,中下层军官都是黄埔毕业的,可见老蒋对他的爱之深。
然而,王柏龄毕竟不是战争物资。北伐战争开始后,王柏龄以第一军副司令的身份离开了人世。结果,在南昌战役中,王柏龄因轻敌而战败,自己的脚又上了油,导致第一军群龙无首,惨败。
南昌战役后,第一军黄埔精锐损失惨重,国民党内叫骂声一片。蒋介石受不了这种压力,最后不得不解雇王柏龄。
从此蒋介石不敢再重用老同学,于是从部队调过来,安排了一份每月600大洋的闲职。
王柏龄也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经常在业余时间去拜佛。后来,王柏龄干脆辞去一切职务,拜尹光大师为师,投身佛教,出家为僧。
1942年,王柏龄在成都去世,享年53岁。毕竟他是国民党的显赫人物。他死后,国民党军政要员送来挽联,场面十分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职场上的挫折也造就了另一个人,即何。
早年、何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东征前王的地位比何高。然而,始终在战斗中失利,而贺则在危难中得到了好消息,几次救了蒋介石。相比之下,老蒋自然知道谁值得重用。
此外,在筹备黄埔军校期间,王柏龄经常抽烟喝酒,工作不正常;相比之下,贺生活自律,工作勤奋,甚至直接住在黄埔军校工作,这使蒋介石对他有很好的印象。
无能者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衬托出杰出者。在他对的好感逐渐消失后,蒋介石开始重点提拔贺,使他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第二号人物。
1.《王柏龄 他是蒋介石的同班同学,黄埔军校的实际创建者,却出家为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柏龄 他是蒋介石的同班同学,黄埔军校的实际创建者,却出家为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8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