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并参与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30年的工作,这似乎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我是一起工作很久的同事朋友,关系也很好,但一旦我需要对他的艺术经历、成就和贡献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时,我往往会觉得我写不出来,因为我们可能不知道他的灵魂中隐藏着多少珍贵而深刻的内涵。
2007年,中国煤矿艺术团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联合举办座谈会,庆祝郭毅先生艺术工作50周年,让我有机会深入、全面、深入地了解郭毅先生。十年过去了,今年是他艺术生涯的60周年。在此期间,郭毅先生将他的文章和图片编辑成五卷。这些小册子是对他整个艺术经历、艺术表演和艺术创作的回顾、展示和生动记录。虽然他自己说总结他的艺术实践和感受只是为了积累信息,但我从中可以看出他珍惜自己的艺术生命,他是认真的,他是执着的。
郭毅先生60年的艺术生涯,始终有三条稳定的主线:对拉弦艺术的热爱,对生活始终不渝的热情,特别是对煤矿工人的关心,对民族音乐继承和发扬的坚定信念。这些都塑造了他的演奏风格,升华了他的艺术人生。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艺术生活闪现出一种不同的光彩。
我一生热爱的演奏艺术
郭板胡是在民间浓厚的音乐氛围的影响下,以才情和兴趣启蒙、自学的。19岁被调到煤矿艺术团后,职业演员的生活,上上下下的舞台和排练表演,向他展示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师从著名弓弦手刘明远、京胡演奏家先生。在不断的演奏训练和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和引导:他热爱刘明远演奏《大大班》的温暖和充实,热爱Xi杨洋的轻松和欢乐,热爱失明的阿炳的悲伤,热爱刘天华的深沉,热爱大年梅、秦腔、河南小曲(二胡)刘明远先生娴熟的压弦和动弓的演奏技巧,他精通各种乐器的能力, 他以情入乐、以乐传情的表演,技巧与魅力的完美统一,以及他在舞台上热情洋溢、光芒四射的表演,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杨宝忠先生那里,他懂得了架线艺术需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向他人学习,广泛吸收,然后融合,这是表演者成功的必由之路。他明白天赋和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努力学习。正因为如此,他从未一天天离开钢琴,孜孜不倦地练习钢琴艺术,他在练习钢琴方面的努力在管弦乐队里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在艺术被禁锢的时候,他也从未停止过练习钢琴。
除了努力之外,郭还能揣摩和领悟,不是简单地模仿,不是跟风,也不是死于老一套。而是勤于思考,善于获取信息,一定要问自己听不懂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消化沉淀,然后上台充分验证、展示、演奏,使他能够从理论上总结、概括刘明远老师的演奏技巧:如“淡定从容、松臂”的“八字诀”、“无换弓痕迹、无换弦痕迹、无换柄痕迹”的演奏,人与琴的融合。
正是在这种长期不断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郭毅的表演艺术不断进步。他不仅演奏高音、中音、中音、低音板胡,还演奏二胡、京胡、高虎、胡忠等弦乐器,逐渐形成了自己激昂、励志、抒情的风格。他注重音乐内涵和情感的表达,力求音乐的独创性、独创性和非常规诠释。只要他在舞台上,他的表演总是充满活力和精神,用真情赋予音乐新的生命,从而抓住观众的心,给他们一种愉悦的感觉。
常年活跃在舞台上,培养了郭一民敏锐的音乐感和捕捉音乐图像的丰富想象力。没学过作曲,受乐队的合奏和伴奏启发,慢慢学会思考音乐段落与音乐发展逻辑的联系,以及如何布局风格、铺垫、展开、高潮、结尾,把握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的变化。曾尝试创作板胡系列及乐队《黄土长情》(配以李雪配器)、民乐合奏《煤海春潮》(与李雪合作)、《满乡欢乐》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演奏效果,并获得各种奖项。创作是他的苦心探索,不仅拓展了演奏曲目,而且提高了他对音乐艺术规律的掌握和用音乐语言表达感情的深度。
在艺术的道路上,谁停下来或停顿一下,他的艺术境界就到此为止。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不知疲倦的跋涉者。郭毅是一个在自己热爱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努力中做出新贡献的人。敏感好学,勤奋好学,有思想,有毅力,让他成为如此优秀的演员。
当心大地,洒下煤海
自从郭毅年轻时成为职业演员后,他就把表演当成了一生的事业。他喜欢拉弦的艺术,愿意为艺术吃苦,执着追求让自己的音乐感染观众,努力追求艺术的完美,为观众服务,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在艺术团的几十年里,他一直牢记自己的服务对象是煤矿工人。他千里过江,随剧团到矿区连续演出八个月。退休前,他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把胡琴带到煤海,对矿工充满热情”的个人“义举”。常年深入矿区、地下、坑口、家庭区演出,教唱歌,辅导音乐人,参加井下劳动,与煤矿工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些踏实、勤奋、朴实无华的工作者身上,他感受到了世界上诚实的真理,吸收了智慧和强大的动力。每当观众以发自内心的热情掌声表达对他表演的认可和喜爱时,就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演奏板胡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反映矿工生活的歌曲——《矿工灯歌》、《煤海,我可爱的故乡》、《五好矿工全赞》、《我为人民走山河》、舞曲《激流》、《风雪石油工人》等。这些歌曲都有着甜美流畅自然的曲调,简单清晰的表现手法,整体结构和主题音乐都体现了感情的深度。但是,对于郭毅来说,写作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情感的表达是用充满真情实感的音乐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者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奉献给观众,与他们交流。
发展民族音乐的坚定信念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丰富多彩,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始终建立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历代音乐先驱和音乐工作者创作活动的基础上。民间音乐人热爱民间音乐,但民间音乐艺术不仅是民间音乐艺术家的作品,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时期,重建和唤起社会和人民对民族音乐的信心和关注,大力弘扬、继承和传播民族音乐艺术,是民间音乐人的责任和使命,任重道远。郭怡正带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参加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郭毅应时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的邀请,参与该学会的工作。退休后,郭毅“志不老”,还在为之献身。他说:“我们都只想为民间音乐哭泣。我们要做民乐,离不开它。”“我们一起努力,不是为了名声,不是为了利润,只是为了发展民族音乐。”。他找到了一个实现这一愿望的平台,从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千人音乐”、全国管弦乐展暨学术研讨会、国际中国器乐展年——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中国青年艺术大赛、全国民乐大赛、各种器乐培训,到由郭毅发起,并被全国管弦乐学会转化为民乐大赛名牌配套项目的全国青年民乐观摩音乐会“桃李分芳”。正如该学会副会长张殿英所说:“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20多年的老副秘书长,他参与了学会的一切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劳动和汗水。在这个纪念碑上,有郭毅先生的贡献和贡献。”
“桃李飘香”全国青少年守望音乐会是为从民间音乐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演奏家提供机会的专项活动。在过去的十年里,举办了160多场音乐会,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走上舞台,展示他们杰出的学习成绩,传播他们的想象力,享受他们在音乐中的快乐。2007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第100届桃李芬芳青年民间音乐观摩音乐会”上,钢琴儿童们展现了超人的才华、高超的技艺和对音乐深刻细腻的理解与演绎,震撼了观众。郭毅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和主要负责人,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他知道这背后,无数的民间音乐人(表演者、作曲家、指挥家)多年来都在努力指导、教导、指点。他看到了民族器乐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觉得这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力量。他更清楚地知道他的努力是多么有价值和意义。
在几本小册子中,近20篇文章发表在音乐报纸和杂志上。在这些文章中,郭毅介绍或评价了中青年演奏家王智慧、孙凰、甘霖、邱江、李富华、牛长虹、姚宁欣、王一敬等的表演。,用老一辈表演者的智慧总结了他们的成就、经历和艺术表演,鼓励和支持他们不断进步,这是真诚、坦率的,始终具有建设性的精神。他对人才的热爱和珍惜,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关心和支持,都体现了他对民族音乐接班人的深切关怀和期待民族音乐繁荣发展的拳心。
在我和所有认识郭毅的人的心目中,郭毅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表演者,他60年的艺术历程深深地标志着他坚定不移的足迹。他60年的艺术生涯让他不老但很富有。进入七十岁以后,他的谦虚、大度、大度取代了年轻时的潇洒、帅气、犀利。有时他聪明得不傻,有时他幽默,但他的话必须真诚。比如他在10年前郭毅先生学徒50周年座谈会上的感谢词中说:“大家都那么爱我,给我那么高的评价。我觉得我什么都没做,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高,但是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轨迹走。剩下的路比我走过的路短多了。现在觉得自己做不到自己能做到的,但会尽力而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我愿意为社会奉献一切。感谢社会,感谢我的导师和朋友!”
作为一个和他同舟共济近30年的朋友,我佩服郭毅先生!
1.《郭一 人物丨说说我敬佩的郭一先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郭一 人物丨说说我敬佩的郭一先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9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