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的现状,特点及其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的革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内容体系;革新研究
1 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1]。”它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预测性和社会性。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人文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地系统的失调问题,树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尤其是在诸多全球性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的今天,加强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主旨、以建立和谐、统一的人地系统为根本目的的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
21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众所周知,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它们分别成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客体。“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2]。两者共同构成一级学科———地理科学。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仍有一些学者坚持地理学的“三分法”,但从地理学所研究的客观实体的属性看,我们认为,经济地理学从属于人文地理学。
2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是以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为直接对象的学科。人类活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活动内容的日趋复杂,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日益加深,不断拓宽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新方法(分形论、混沌学、神经网络理论……)、新手段(GIS、GPS、RS……)的运用,也为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加深提供了可能[3]。这直接决定了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庞杂性、动态性及多层次性。一般来说,现代人文地理学按照所研究内容的属性特点,首先可以分为部门人文地理学和区域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按空间尺度又可进一步分为世界人文地理、外国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及乡土人文地理;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学等。此外,社会地理学、社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信息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或以独特、全新的研究内容或以新时期研究内容侧重点的明显变化成为部门人文地理学新的一级或次级分支学科(见图1)。
3 人文地理学的课程体系及存在问题
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复兴以来,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是分支学科的建设,抑或是在研究方法、手段的革新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奠定了其在地理科学体系及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1996年,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等五门课程作为面向21世纪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目前我国近百所设置地理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一般均将人文地理学概论(导论、原理)和经济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导论、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作为专业必修课。相当一部分院校(主要是师范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社会需求及师资状况在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中还开设了其他一些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课程。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有的还开设了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4]。应该说,这对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我们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首先,《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的内容与后续课程部门人文地理学严重重复。就目前国内几种主要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看,大多都是先总论后分论。在总论里主要阐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发展过程、基础理论等[5];在分论部分则按部门分别介绍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与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文地理学课程刚刚重新回到大学课堂,人文地理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是非经济领域的)还比较缺乏,除经济地理学以外的人文地理课程还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下,把《人文地理学概论》课作为传播和普及人文地理知识,全面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内容的课程,“总”“分”并举还是十分必要的话,那么,在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部门人文地理纷纷进入高校课堂的今天,《人文地理学概论》课仍然沿袭“总”“分”并重,全面讲授的传统作法,显然已不合时宜。因为,各分支学科的讲授内容与后续的相应的部门人文地理严重重复。其次,授课时数的限制也不允许《人文地理学概论》课面面俱到,全面讲授。目前,国内多数开设《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的高校,一般都将本门课程的周授课时数安排为3学时。显然,在短短50几个学时里,把包括总论和十几个分支在内的.人文地理学的全貌展现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见,优化《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4 对21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构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打破传统《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内容体系,重新构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的新体系。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紧张、淡水不足、草场退化、土地消化、环境污染加剧等全球及区域人地系统严重失衡的今天,客观上要求以综合性、战略性、整体性、统一性见长的人文地理学必须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广的视野、用更综合的观点去审视世界,去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全面改版。教材打破了原有的地理学科系统,在全面介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就因人地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全球性问题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6]。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为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因此,中学地理教育内容的变化客观上也要求必须相应调整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鉴于此,我们初步构想,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包括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五大流派及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萌芽及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等;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建设;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方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哲学方法(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技术方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GIS、GPS、RS技术)[3,7];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和区位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的失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见图2)[8]。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以1/3左右的课时讲授学科发展、研究对象、学科建设及研究方法(即前三部分),而将其他内容,尤其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全球及区域热点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核心内容重点学习。这样一种体例既照顾到了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特点,又充分体现了21世纪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整体性、统一性、综合性、战略性及其在参与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上的实用性特点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至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第二部分学科建设有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先对此有一初步了解,更具体、详细的内容可在后续的部门人文地理课中深入学习,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或结合各校实际设专题进行讲授。
5 结语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9]。而作为地理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地理学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力广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的课程体系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时代性。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会推动现有学科大发展,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新学科[2]。因此,高校人文地理学教材应不断更新,“对于陈旧的教材必须充实新内容和修正旧资料、数据,应该将学科理论和实践进展的成果不断地充实到教学中去”[9]。只有这样,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才能紧随时代步伐,真正承担起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8
[2] 孙峰华新世纪地理学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战略[J]人文地理,2001,16(5):16-19
[3] 刘继生,丁四保面向21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2,34(6):28-32
[4] 李同升,赵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J]人
文地理,2000,15(4):64-67
[5] 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66
[6] 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人文地理学概论[M]济南:山东地图出版社,1993:28-53
[7] 郑耀星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328-330
[8] 蔡运龙多样化的生存与发展———从第29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趋势[J]人文地理,2001,16(5):5-10
[9]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124-128
1.《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方法分析论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方法分析论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