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野指针这一块是C语言的难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C语言中野指针的深入解析,欢迎大家阅读!

  “野指针”的成因主要有两种:

  (1)指针变量没有被初始化。任何指针变量刚被创建时不会自动成为NULL指针,它的缺省值是随机的,它会乱指一气。所以,指针变量在创建的同时应当被初始化,要么将指针设置为NULL,要么让它指向合法的内存。例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har *p = NULL;

  char *str = (char *) malloc(100);

  (2)指针p被free或者之后,没有置为NULL,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参见7.5节。

  别看free和的名字恶狠狠的(尤其是),它们只是把指针所指的内存给释放掉,但并没有把指针本身干掉。

  用调试器跟踪示例7-5,发现指针p被free以后其地址仍然不变(非NULL),只是该地址对应的内存是垃圾,p成了“野指针”。如果此时不把p设置为NULL,会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

  如果程序比较长,我们有时记不住p所指的内存是否已经被释放,在继续使用p之前,通常会用语句if (p != NULL)进行防错处理。很遗憾,此时if语句起不到防错作用,因为即便p不是NULL指针,它也不指向合法的内存块。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har *p = (char *) malloc(100);

  strcpy(p, “hello”);

  free(p); // p 所指的内存被释放,但是p所指的地址仍然不变

  …

  if(p != NULL) // 没有起到防错作用

  {

  strcpy(p, “world”); // 出错

  }

  示例7-5 p成为野指针

  (3)指针操作超越了变量的作用范围。这种情况让人防不胜防,示例程序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A

  {

  public:

  void Func(void){ cout << “Func of class A” << endl; }

  };

  void Test(void)

  {

  A *p;

  {

  A a;

  p = &a; // 注意 a 的生命期

  }

  p->Func(); // p是“野指针”

  }

  函数Test在执行语句p->Func()时,对象a已经消失,而p是指向a的,所以p就成了“野指针”。但奇怪的是我运行这个程序时居然没有出错,这可能与编译器有关。

  实例程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p = NULL;

  p = (char*)malloc(sizeof(char)*100);

  printf("指针p的地址是:%pn", p);

  strcpy(p, "Hello");

  printf("%sn", p);

  free(p);

  printf("指针p的地址是:%pn", p);

  system("PAUSE");

  return 0;

  }

  可以看出,虽然使用 free(p) ,释放了p指向的地址空间,但是这个指针还是存在的,只是指向的是“垃圾”内存。

  此时p的状态就被称为是“野指针”

1.《野指针 C语言中野指针的深入解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野指针 C语言中野指针的深入解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