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微山湖地区发生了40多起因边境纠纷引发的大规模斗殴事件,死伤800余人。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调整湖区边界,但微山湖地区却因为矛盾双方坚持各自的利益而一直不平静
微山湖位于鲁南与苏北交界地区,与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并称南四湖。狭义上仅指虎腰坝以南,一般指微山湖附近的整个南四湖,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微山湖地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延安与当时山东、华中等革命地区交流的必经之路。老一辈革命家都渡过了这个湖;也是全国处理边境纠纷的典范。2007年,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专题片,介绍这一地区解决边境纠纷的经验。
现在的微山湖主要来源于明代古黄河决口的形成,而正是因为清代黄河多次决口,才产生了微山湖之争。可以说,黄河不仅造就了微山湖的基础,也埋下了微山湖之争的隐患。
南宋时期,黄河取淮南,从江苏入海。咸丰元年(1851年),老黄河在江苏省奉贤县盘龙集(今良寨)和江苏省沛县决口,是一片汪洋。清光绪《沛县志》描述“人吃人,饥尸遍野,惨不忍睹。”附近灾民分散,奉贤县沛县地形几乎改变,水系被打乱,黄河带来的泥沙导致该地区沙化。由于当时无力治理,奉贤、沛县两县几乎荒芜,无人居住。
直到咸丰五年(1885年),黄河在河南兰义(今河南兰考)铜瓦厢再次决口,由山东向北改道入海,结束了近700年夺取淮河入海的历史,形成了今天的黄河河道。丰、沛两县逐渐摆脱水灾,但与此同时,这一新的突破口淹没了山东巨野、运城。《光绪志稿》记载“山东运城、巨野、黄河两岸东人首当其冲。裴迪受到保护,不会受到黄水的侵袭,因为它不会入侵西方。秋九月,东人来领回湖田。”山东的灾民来到江苏沛县沿湖新出露的土地上生活,他们在那里克服一切困难,开垦荒地,交房租,发工资,组成了一个自卫团体,所以也被称为“团”。《清国史馆唐家树传》记载“官已示招耕”,江苏沛县县令也允许山东灾民耕种无主荒地支付土地,但要求将原主要土地归还原主,赋予山东移民合法居留权。
事实上,由于微山湖的淤积,确实存在大量无主海滩。沛县也欢迎开垦以获取地租。随着原住民逐渐搬回,冲突出现了。裴旻认为是团占地,团主张屯田,双方僵持不下。为了防止原住民和移民之间的冲突,当地政府在两块土地之间修建了一条长长的堤坝,规定他们不得越过彼此的边界。然而,这种方法的效果有限。此外,原有的主要土地还没有归还给原所有者,双方的冲突仍然频繁。因为山东移民血脉相连,团结一致,精通武功,所以沛人经常吃亏。地方政府也试图解决,但没有多大效果,土地纠纷逐渐升级。
1.《微山湖号 关于微山湖的恩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微山湖号 关于微山湖的恩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2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