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也是《永州八记》中的经典名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跟着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教学设计吧。

  《小石潭记》

  一、 文学常识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二、词语解释

  【古今异义】

  (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常用义为“往”)

  (3)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4)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像蛇那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齿那样)

  (6)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7)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玉环) (2)水尤清冽(清澈)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以其境过清(凄清)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明灭可见(可以,能)

  不可知其源(能够) 不可久居(可以)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走)

  隶而从之(跟随) 斗折蛇行(爬行)

  【重点词语解释】

  篁竹,竹林。冽,凉。坻,水中高地。嵁,不平的岩石。蒙,覆盖。络,缠绕。摇,摇晃。缀,连结。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佁然,呆呆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悄怆,忧伤的样子。清,凄清。隶,跟着。尤,格外。

  三、重要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动作轻快。好像和游人互相逗乐。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的源头在哪里。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四、按课文填空

  1、写潭水清澈句子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

  4、写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寂寥无人。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水尤清冽。 5、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动态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6、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离开小石潭原因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心乐之。

  五、文法提示

  1、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2、最突出的是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但又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资料链接】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美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即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1.《小石潭记古今异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石潭记古今异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