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做口算题。

  2×550×225×4 8×125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

  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出:5和2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十;25和4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百;125和8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千。

  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就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副图的信息提出四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解决第三个问题。

  板书: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哪几个信息?

  3.小组合作 ,列出综合式。

  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一种思路是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另一种思路是先求一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浇多少桶水.)

  板书: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

  4.讨论、比较。

  提问:

  (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板书:25×5×2=25×(5×2)

  (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

  (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

  (4)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呢?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

  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如:

  3×6×5= 3×(6×5)

  7×4×20=7×(20×4)

  25×8×4=25×(8×4)

  启发提问: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

  (2)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不一样的)

  (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

  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

  6.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

  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

  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板书:(a×b)×c=a×(b×c)

  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

  8.看教科书,讨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9.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计算43×25×425×43×4

  先让同学独立计算,然后讨论,明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0.练一练

  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2题。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42×125×8 25×17×4(25×125)×(8×4)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你们感到高兴吗?以后我们还要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你们想继续学习吗?以后我们就一起加油吧!

  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练习

  2×5= 4×25=8×125=

  20×50= 40×25= 80×125=

  2.填空练习

  17×13=( )×13 29×36=36×( )

  25×( )=23×25 4×13×25=4×( )×13

  3.抢答:

  12+36+64= 25+50+75= 25+36+75=

  88+36+12= 44+56+23= 18+96+4=

  4.师:前面我们共同探索与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这些运算定律能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快捷、简便。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再次走进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本节课我们要探索的新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尝试题

  (出示主题图及例2)

  师:要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

  2.自学交流

  师:同学们解答的怎么样了,请把你的解答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描述方法,小组内互相补充,初步形成小组意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3.组织全班交流

  (1)教师组织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各组的表述方法,重点自己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教师相机板书。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

  (25×5)×2 = 125×2 = 250(桶)

  方法二:先求一个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个小组共浇多少桶水。25×(5×2) = 25×10 = 250(桶)

  (2)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可以看出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5×5)×2=25×(5×2)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关系?

  (可多指出几名学生回答,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4.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从上面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数相乘,总是先算前面的两

  个,所得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现在我们先算后两个数相乘,所得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发现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乘法中的一个规律呢?咱们来共同验证一下好吗?看一看这个规律对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这样的算式,看看它们的结果是不是相等。 ① 学生独立列式验证。

  ② 指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相机板书三个算式)

  ③ 小结:从刚才大家列举的算式来看,每一组的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两个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谁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他们的积不变。)(板书或卡片出示,齐读)

  5.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数,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呢?(多指几名学生回答,形成结论) (a×b)×c= a×(b×c)

  三、尝试练习,内化提高

  师:我们现在发现了乘法结合律,也知道了它非常有用。那我们能不能用它来为我们的学习服务呢?我们共同到实践练习中去体会吧。

  1.你能说一说,如何运用乘法结合律使下面的计算简便吗?

  42×125×8 38×25×425×38×4 125×42×8

  (看看后两个算式与前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前两个算式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直接使用乘法结合律,后两个算式先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将因数调换了位置,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说一说,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2+48=48+72() A×B=B×A ()

  a+(20+9)=(a+20)+9 ()

  (△×○)×b=△×(○×b)()

  3.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7×4 13×17×19 * 25×12 (小黑板或题卡出示,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第一题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用乘法结合律,第二题不能简算,第三题要经过变化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

  4.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5、写出几个使用乘法交换律的乘法算式。

  5.写出几个使用乘法结合律的乘法算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完善板书)

  五、板书设计:

  (25×5)×2 25×(5×2)

  = 125×2 = 25×10

  = 250(桶) = 250(桶)

  (a × b)×c = a ×(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他们的积不变。

1.《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