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小白阅读财经(ID:小白都凯京)
近日,银监会在官网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修订稿)》。该意见草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方法和要求,对银行和投资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修订后的《流动性办法》于2018年3月1日生效,为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设定了合理的过渡期,让银行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什么?很简单,银行是公认的“土豪”,但同时也是负债最多的企业。比如A银行吸收100元存款,构成A的负债。然后发放了80元的贷款。此外,15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账户,5元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也存入央行账户。有一天,客户突然要求从10元里取钱。但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无法使用,5元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只能使用,但这并不能满足客户的取款需求。这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严重的话会导致银行破产。
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即对银行资产负债构成有一定的规定。为实现这一目标,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满足两个监管指标:流动性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
后来随着银行业的发展,根据银监会的说法,旧的指标越来越不能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原有指标只适用于资产在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而资产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
近年来,小银行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3693家。
因此,本意见稿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三个量化指标,即净稳定资本比率、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现在小白将向你介绍这三个指标:
1.净稳定资金比例(比例应不低于100%):这个指标过去一直存在,但只体现在央行的MPA考核中。与银监会的规定不同,精神创伤和痛苦评估不是一个硬性指标,精神创伤和痛苦就像是央行为商业银行安排的一次考试。净稳定资金比例只是试题之一。达不到标准会影响期末考试成绩,成绩高的银行在资金方面会享受央行的特殊“照顾”。
根据公式:净稳定基金比率=可用稳定基金÷所需稳定基金
适用于资产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
稳定资金是指在银行的资金来源(股东借入或投入)中可以长期使用(据说是连续使用一年以上)。所需稳定资金是指在出现流动性压力时,需要多少长期稳定资金;可用稳定资金是指现在可以使用多少长期稳定资金。净稳定资金比例越高越好。(这个计算过程很复杂,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很难理解,可以直接跳过。)
2.优质流动资产充足率(不低于100%)
优质流动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
优质流动资产一般是指安全性相对较高、期限较短的资产,如活期存款、手头现金等。监管要求是,当银行存在流动性压力时,在30天内实现这些资产能够满足银行的正常“运营”。
3.流动性匹配率(不低于100%)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使用
我举个例子。如果A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债(一年以内)、手头现金、国债(一年以上),由于国债(一年以内)和手头现金都比较短,容易变现,那么它们的“流通权重”可以认为是100%,国债(一年以上)的期限相对较长。我们可以把流通重量看成80%(流通。
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流动性匹配率,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上需要增加短期资产,减少长期资产。流动性匹配率越高越好,因为短期资产比长期资产更安全。
影响
1.防止商业杠杆和期限错配:例如,在现实中,银行a购买100万10年期国债(利率为4%),然后抵押10年期国债借入100万短期资金(期限为1年,利率为3.5%),再次购买100万10年期国债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这个过程中:
a、银行a只有100万资金,却持有200万长期国债,达到了增加杠杆的目的。
b、如果A持有到期的10年期国债,那么A需要将10年期国债连续抵押10次才能借入100万短期资金,也就是形成期限错配。
现在流动性匹配率(不低于100%)意味着你持有的长期国债必须满足要求,这样A就不能再用借入的资金购买10年期国债,从而实现去杠杆化。在过去,增加杠杆一直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现在增加新的比率肯定会有助于去杠杆化。以下是近期流通的同业存单(债券的一种)。可以看出,短短几年间,同业存单增长迅速,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杠杆的增加。
2.对债券市场空等资产有利:如上所述,银行将被限制使用杠杆资金购买债券市场,这将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甚至对股市产生影响,因为银行已经用一些钱购买了股市。当然,从长远来看,肯定对金融体系有好处,因为它拔了一把挂在头上的刀。
本文转载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小白读过《财经》(身份证号:小白脸),作者:小白
声明:内容来自互联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公共渠道,我们对他们的意见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以沟通为目的。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干货 | 如何解读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干货 | 如何解读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9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