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很多朋友吐槽,身边的人总是说英语夹杂中文,很有攻击性。
事实上,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交流早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于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留学生和华侨来说,说英语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语言习惯。
回国后,很多留学生都会经历“反向文化冲击”。在国外生活久了,很多日常表达习惯用英语表达。但是回国后经常被喷,炫耀自己的英语,让他们愤愤不平,因为有些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显然更准确。
用英语交谈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简单来说,汉语的共同语言必须是英语,也就是装逼,而汉语没有准确的英语表达,在英语中,很正常。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明天有一个报告要交。"
这是一种习惯。
“在明天之前把结果发给整个小组”
这是装逼。
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第二种人。直接跟他说英语就好。
如果你在聊天的时候有常用的中文对应表达,而这个时候又要死记硬背英语,听者的耳朵和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感。
但是有时候说中英文真的不是装的。结合网上的信息,边肖总结了以下没有安装13的情况。
第一次接触是用英语
留学生年纪轻轻就出国了,长期用英语生活工作,养成英语思维模式,经常先用英语说话。我不是故意这么说的,但是它自己跳了出来。在此之前大脑并没有储存这个东西的中文对应词汇,所以自然一直习惯用英文表达。
留学生小啊长期在美国留学,不知道这些食物的中文怎么说,比如马卡龙& amp;奶酪,意大利调味饭,墨西哥卷饼,松饼,煎饼,烤饼,司康。即使懂了中文,我也不习惯用中文说话。感觉怪怪的。
我相信在中国的一些留学生也是如此。如果两个说中文的外国人想吃包子和凉面,那会让人比卤肉汉堡和凉皮零食更明白自己想吃什么。
语言代码
在美国呆久了,外国留学生会更容易说一些英语单词,比如复检,项目,停课,研究等等。还有一些学术专用词和缩写词,用英语表达更方便。
专业词汇没有准确的中文表达
一些具体的内容,比如英语中已经存在的概念和定义,用汉语真的很难表达,如果翻译的比较突兀,就更诡异了。最常用的例子是演示。
在词典中,presentation的中文翻译是“展示、描述、呈现和介绍”,但这些词都不是presentation的真正含义。
“演讲”的翻译更接近于呈现的意思,但汉语演讲对应的英语是演讲,意思是对公众演讲。
为什么说演讲而不是“以幻灯片形式的个人演讲,可能会有一个提问环节”?
演示更像是正式的介绍和示范。用幻灯片向观众解释一个概念。
除了演示之外,还有一些英文单词在中文里表达不准确,比如约会,中文里叫预约和约会。但是中文约会让人感觉像是男女朋友之间看电影逛街,而英文指的是遇到不是恋人的人,比如医生,导师。
有些英语表达方式,比如“对不起不对不起”、“爱吃甜食”、“同意不同意”,不容易翻译成中文,很多人习惯直接说英语。
为了方便
中文译名过长,降低了整句表达和接收的效率。比如你不说NBA,你不说美国职业篮球联合会(或者美国职业篮球队),你不说IBM,你不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还有人说中英夹杂,尴尬可以避免…
比如在谈一些敏感话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对方能听懂的英语代替,含蓄地表达意思。
比如用“我喜欢她的大咪咪”代替“我喜欢她的大咪咪”,可以在视觉上避免母语的尴尬。这时的英语就像一幅马赛克,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在英语中,也恰好有一个概念被汉语直接替代。
比如“关系”“面子”在英语中就是“关系”“面子”的意思。美国人觉得英语连接不能准确翻译关系的意思,所以直接用汉语表达。
那么留学生回国后如何用语言和别人交流呢?
有些人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语码转换现象是完全正常的。
当我们讨论语言问题时,首先要明确语言是表达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最重要的使命应该是准确表达人的思维和思想,避免或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
所以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汉译英”的动机:在单词简单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出来。
这样,情况就清楚多了,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是高效交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分场合很重要,应该表达如何最有效的沟通。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让我们能够分辨出英语中是谁在装逼。
1.《还有的英文 身边那些说话夹杂着英文的中国人...到底是习惯还是装13》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还有的英文 身边那些说话夹杂着英文的中国人...到底是习惯还是装13》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6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