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从26岁的青年到61岁的老年;一个女儿,从1岁的婴儿到36岁两个女儿的妈妈。镇江一对父女,连续在镇江同一地点35年合影,35年来一直在演绎一段父爱传奇。

探友途中拍下首张“父女照”

“我今年已经61周岁了!”8日,和记者聊起这组父女照。

35年前,华允庆26岁,他的女儿华华只有1岁,两人在镇江风景秀美的金山塔影湖边留下来第一张合影。说起第一张“父女照”,华允庆的思绪已飘向久远。当时,他和妻子王述抱着华华,去探望朋友沈庆平——一名锅炉工。多年的友谊,让他们一直有来往。途经塔影湖边时,华允庆看到不远处的金山宝塔,觉得背景相当不错,就想着拍点照片。于是他就让妻子为父女俩拍下一张照片。事实上,当时不止拍了这一张父女照,他们一家三口也在同一地点拍了多张照片,包括母女照,但后来整理时发现有“断片”,没有能如“父女照”一般,已成体系——特别是2009年的一场惊天车祸,使得一直拍到2008年的一家三口“全家福”照,不得不戛然而止。

1998年的父女合照最有意义

有了第一张“父女照”,做事很有规划的华允庆,心中就开始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规划——每年都在同一地点拍照留念。“只要有能力,我已经和女儿说好,会一直拍下去,并且要女儿继承”,华允庆告诉记者,“我们父女的这一纪录,应该已没有人能打破,而且女儿也已经承诺他,她和她的两个女儿,也会一直拍下去,哪怕最后她也变成老太婆。”事实上,此后每年塔影湖边拍摄“父女照”,已经成了他们家中的一件“大事”。如今,打开这35张照片,那分明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中华华一年年长大,年年变样;而华允庆却渐渐老去,稚嫩、成熟乃至淡淡的沧桑。还是在2007年的“父女照”中,他的双鬓已经见白。并且,变化的还不止是面容,从两人的衣着、打扮、装饰和发型的变化中,也可以清晰看出时代变迁的每一步。

在35张照片中,外人不知道的是,有一张照片是“拼接”的。1998年4月13日,华华作为交换生到日本留学。当年六七月份时,华华打电话回来,告知华允庆可能不能回来了,“照片拍不成了”,言语间有些伤感。华允庆当即安慰女儿:“不要紧,你在日本拍一张照片回来,我还在老地方拍一张,这样合在一起不就成了?”听到这里,华华非常高兴,依计而行这就有了1998年的“父女照”。“正因为是合成的,所以朋友们看了,才觉得这张照片更加难得,也更有意义”,华允庆说。

痛失爱妻“父女照”身穿黑衣

35张珍贵的照片,拍摄者除了王述外,拍照的人有时候是相识的亲朋,有时候甚至是陌生的路人,有的还是华允庆自己设置自拍模式。记者注意到,1984年之前,华允庆“父女照”均为黑白的,到了1985年,就成了彩照。“1985年的这张照片,有着特殊的价值”,华允庆说,从这张照片开始,中国开始出现并陆续普及彩色胶卷。而从2001年左右开始,“父女照”成了数码照——摄影界又进入了数码摄影时代。

“2008年大外孙女在镇江出生,在进家的大门口,外婆王述抱着她,我拍了一张照片,因为这是外孙女第一次回家”,2008年也就是华家大喜的一年。但谁知道2009年却成为华家大悲的一年。2009年1月15日,一场惊天车祸,夺取了王述的生命。当重伤的华允庆在昏迷20多天后醒来,才得知爱妻与其已经是阴阳相隔,那一年,他几乎都没有走出哀伤的世界……2009年的“父女照”,为了纪念妻子,他和华华都是穿着黑衣服拍的。

如今,华允庆年已花甲,人在日本的华华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了。每年,不管多忙,华华都会回国探亲,带着孩子跟父亲续拍“父女照”。而这35张如一部连续剧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后,“编年体”一般的父女照片,让众多网友不胜唏嘘之际,一次次触及各自心灵的最柔软处,于是就只能一次次被感动。

“经常翻看这些照片,感觉自己一天天变老,孩子一天天变大,真正觉得时间如飞箭!都说‘时间去哪儿了’,当真在其间可以找到答案”,华允庆很是欣慰地说。

“就算我以后不在了,我还要我的女儿和外孙女将它延续下去!”华允庆的执着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他们都想效仿华允庆。而华允庆表示,他还将继续拍下去,希望后辈也能延续下去。

据《扬子晚报》

1.《华允庆 35年35张父女合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允庆 35年35张父女合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