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吴静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南振中先生61岁时,还去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且卓有成效。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仍坚持每天凌晨5点起床看报、学习。

他博览群书,在读书上颇有心得。读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还是根据书的实用程度?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看看小伙伴们分享的南先生的解答吧。

学习

南振中61岁时

开始系统学习法律

活到老学到老,南先生就是个例子。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南先生61岁时还去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2003年3月,南先生当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后,职责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须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当时在他的知识结构中,法律是相对薄弱的一环。

“年逾花甲”的他,决心补上这一环。当时,他采取的方法是“为用而学、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常委会审议什么法律草案,他就突击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

成果

南先生采用“补课式学习法”,还学习了《立法法》等上百部法律,阅读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10年间,他提出的143条关于修改法律草案的建议与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流意见不谋而合,因而被吸收到50部法律条款之中。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实录》一书,是南先生年逾花甲学法律成果的反映。

跟南老学读书

问:读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还是根据书的实用程度?

南振中解答:

为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在《朱光潜谈读书》中说的两段话: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欲拟做的事丢开,用全部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它的好处在于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

它的坏处在于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很蒙昧……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门学问的志愿,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问: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南振中解答:

网上流传一句古语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苏轼《记黄鲁直语》一文中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由此看来,终身学习必须从“一日”“两日”“三日”抓起,把“天天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石。

如果再提升一步,那就从“一年”“两年”“三年”抓起,把“年年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阶段性目标。

“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存境界。尽管我已70多岁,但每天仍坚持凌晨5点起床,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当天的报纸版面,吸收有启迪作用的新知识,扩充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和“资料库”。

英国18世纪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说:“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的隐退的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的地方了。”

问:一些名家推荐的书,貌似经典,为什么就是看不进去?

南振中解答: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伪经典”,书并没多大阅读价值,是人为捧红的;二是书是好书,但其中蕴含的价值尚未被人所理解。

先说第一种情况。2010年8月6日《新华日报》刊文指出,现在的名家荐书可谓鱼龙混杂:有的书确属名人看后客观推荐,更多的情况是,名人根本没有看自己推荐的书。

受利益诱惑,一些名人和出版机构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允许出版社有偿利用自己的名气推荐作品,大家“各取所需”。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版社盗用名人的名义荐书。

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对待名人荐书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尽信,也不能全读,要加以鉴别,择善而读。

另一种情况是经典著作,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我们不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看不大懂,因而读不进去。这就要求我们多学点历史知识,多查阅资料,力求读懂弄通。一旦用到了这些知识,你会很感激推荐者的眼光。

1.《南振中 南振中讲述:终身学习的习惯咋养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振中 南振中讲述:终身学习的习惯咋养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