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中东波斯湾、朝鲜半岛、南亚等地区的核危机此起彼伏,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全球核安全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资料图片:1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出席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天,巴拉迪在与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扬·库比什会谈时呼吁伊朗在核问题上继续显示其最大透明度。新华社发本站

嘉宾: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教授 李 彬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教授 沈丁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研究员 董漫远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教授 宫少朋

问: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核问题。近日,核供应国集团通过了“与印度民用核合作声明”,决定解除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很大的争议。为什么全球会对核问题如此关注呢?

李彬:很多国家对购买它们民用核技术的其他国家都提出了一项特别的要求: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部监管。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国相约都采取这一政策,以使更多的国家接受全部监管。现在,核供应国集团通过了“与印度民用核合作声明”,就意味着给美国和印度的核交易开了绿灯。今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部监管这个措施还会部分地存在,但是作为一个国际规范,其信誉会严重受损,核不扩散的一个杠杆可能会由此变得乏力。这就是国际社会担忧的原因。

宫少朋:国际社会对核供应国集团通过“与印度民用核合作声明”,决定解除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引发很大的争议,这是因为印度成为第一个没有参加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而取得民用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国家。不过,也应指出,在核供应国集团的规则中,并没有禁止向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输出民用核材料与核设施的严格规定。从这一点上看,只能说核供应国集团此次突破了以往的“惯例”,而不能说其违反了自己制定的规则。

沈丁立:在1974年印度核试后,美国推出了现行的“核供应国集团”,作为加强核不扩散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做法是针对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核供应国集团的成员承诺不向它们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现在,在印度继续发展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带头解除了因为印度发展核武器才被施加的限制,必然被认为宽容了印度的核武器发展,表明美国的防扩散政策更具选择性和歧视性。

1.《核问 令人担忧的全球核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核问 令人担忧的全球核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