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站《录音报道》:血色沥尽,童话犹然——访克拉古耶瓦茨二战屠杀纪念公园

“折断之翼”纪念碑

国际在线消息本站:1941年10月19日至21日,是令前南斯拉夫克拉古耶瓦茨市无比窒息的三天时间。三天内,纳粹德军残杀了这座城市的近3000名平民,制造了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一次臭名昭著的屠杀事件。

1941年10月16日,纳粹德国陆军749团第3营在克市郊区中了人民游击队的伏击,10个德国兵被打死,26人负伤。恼羞成怒的德国驻南最高军政长官下令进行加倍报复。德国军令规定,如果死一个德国兵,就要杀100个南斯拉夫人来偿命,如果一个德国兵受伤,就要杀50名南斯拉夫人来报仇。

短短三天内,德军残忍地屠杀了近3000名克市平民,为了凑足屠杀的人数,他们甚至将正在上课的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带向刑场。档案显示,屠杀遇难者中绝大多数是16至60岁的男子,其中最年长的接近八旬,最小的还不满12岁。如今,74年过去,当时大屠杀的幸存者仅剩一人在世。今年91岁的幸存者约万诺维奇老人,双腿在屠杀中被扫中10余枪。近年来,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记忆也大不如前,但对那段染满了鲜血的“童话”,却仍然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我先被射中右腿,只能用左腿趴着支撑,扫射持续了一会就停了,只有一些零星枪声响起,射向还有生命迹象的地方。当时我旁边还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手风琴手,他没受伤,但可能意识已经不太清楚,一直在讲话、叫喊。轮到我这时,我背对枪口,感觉有东西从头顶飞过,当时发出一点动静的人都没能幸免,我本站,脑子里只想着,如果不被打中头部,还可能活下去。” 约万诺维奇说。

作为对屠杀的纪念和对历史的见证,克拉古耶瓦茨在1953年修建了占地350公顷的纪念公园。33座坟茔在绿野间高低起伏,掩埋着遇难者的躯体,揭露着纳粹分子的罪行。10座形状各异的纪念碑散落其间,其中以纪念第一中学遇难学生的那座“折断之翼”最为著名。石碑呈V字形,仿佛断翅的幼鸟,象征着被扼杀在青春时的希望。 纪念公园最主要的建筑是10月21日纪念馆,它由33座耸立的、高矮不一的立方形红砖巨柱组成,与33座坟茔远近呼应。立方体砖墙上没有一扇窗户,顶端的扁金字塔形玻璃天花板是唯一能够透进阳光的地方。谈到这种设计的用意,纪念馆管理员达维多维奇解释说:“外观上一座座高耸的塔柱,从内部看就像一个个深井。没有窗户的纪念馆四壁,带给人一种被困井底无处逃生的绝望,而从仅有的透明穹顶看到的光芒,象征着遇难者最后一束望向遥不可及的天空的目光。”

记载着那段令人窒息的城市历史的图片和文字布满了纪念馆的内墙,屈指可数的几个展柜里,陈列着遇难者仅有的遗物:身份证、学籍卡、教科书、就业资格证,破了洞的鸭舌帽和笔触稚嫩的蜡笔画……

纪念馆正中央,伴着从两只喇叭中传出的用低沉声音念过的一个个名字,玻璃屏上投影出属于那个名字的残存信息:职业,一些已无照片,不同的出生年,但生命最终都被永远定格在腥风血雨的1941。而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馆藏的遇难者们的42条临终遗言,在死神降临前的一刻,他们留下了牵肠挂肚的叮嘱和依依不舍的诀别,带着遗憾含恨而终: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名叫巴赫特的参观者,他久久地站立在遗嘱墙前,边读边在本子上记录下一些文字。“我的父亲也参加了二战,他1941年走上前线,1944年从战场上回来时,他已经身负重伤,还失去了一只眼睛。由于伤势太重,之后他仅仅活了25年,就在59岁时离开了人世。我想说的是,人人都厌恶战争,都愿意生活在和平之中,渴望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保持着友好关系。我们都清楚战争的恐怖,不该回到这样的恐怖中去,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那些死去的人。无论是曾经的侵略者还是受害者,都应该铭记那些惨遭涂炭的生灵,以防止未来上演同样的悲剧。”

铭记,同样也是塞尔维亚人民对克拉古耶瓦茨屠杀的纪念。从1944年开始,每逢10月21日,克拉古耶瓦茨市都会在“折断之翼”前举行名为“伟大一课”的大型悼念活动,国家元首、政府主要官员均会出席。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前,每年有约10万人前来悼念,能够站满纪念碑周围的整片绿地。解体后,每年自发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也会超过一万五千。

从1971年起,这项举国关注的纪念活动中加入了朗诵和合唱等更具历史和人性张力的纪念方式。塞尔维亚历史学家焦尔杰维奇认为,今天的活动已经超越了缅怀的范畴:

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表达的不再仅仅是对那段历史的纪念,还被赋予了反对战争、谅解和宽容等含义。每次活动最后,都会由出席的国家领导人作为代表宣读一段文字,以此来表达全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并祈祷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2011年,塞尔维亚议会通过法案,将每年的10月21日定为二战牺牲者国家纪念日。今年的10月21日,是克拉古耶瓦茨屠杀74周年的纪念日,它也将因为二战胜利70周年而被赋予更为不平凡的意义。届时,克市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塞尔维亚百姓,将再次聚集在”折断之翼“前,和第一中学的师生们一起,继续那堂未完的课程。

《血色童话》碑文

遇难学生和教师坟冢

克罗地亚人民悼念克拉古耶瓦茨屠杀的纪念碑

10月21日克拉古耶瓦茨屠杀纪念馆

纪念馆入口处,遇难者“遗言”纪念牌

纪念馆内,介绍二战前夕克拉古耶瓦茨的展示牌

深井和遥不可及的光芒

屠杀遇难者的遗物之一

屠杀遇难者的遗物之二

遇难者的信息一个接一个投影在屏幕上

遗言墙—临死前的诀别

犹太裔南斯拉夫艺术家格力德的作品:克拉古耶瓦茨的十月

《血色童话》全诗

马克西莫维奇的《血色童话》的原作手稿

嵌满遇难者信息的纪念室

1.《二战启示录 超越·二战启示录:访克拉古耶瓦茨二战屠杀纪念公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战启示录 超越·二战启示录:访克拉古耶瓦茨二战屠杀纪念公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