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是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全球繁荣增长的新兴力量,”正在巴西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9日中午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共同出席中巴工商界峰会时表示。中巴19日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大单,其中一项是横贯南美大陆的“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更是受到媒体热议。有拉美学者表示,南美国家的想法与中国不谋而合,“要致富,先修路。”巴西官员也称,“两洋铁路”的启动会让中巴关系更上一层楼。

当地时间19日,正在巴西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利亚签署一系列协议,其中一项是两国开始进行一条连接巴西和秘鲁、横贯南美大陆的铁路线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其他协议则涉及能源、采矿、航空和巴西基础建设,总价值达数百亿美元。19日下午,李克强在巴西利亚国会大厦会见巴西众议长库尼亚。

19日上午,李克强和罗塞夫还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共同出席了美丽山水电站项目视频奠基仪式,见证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线路全长超过2000公里,自北向南穿越巴西大部分国土,将于2017年年底完成,将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是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美国彭博社称,随着中国总理在巴西见证一系列从光伏产业到汽车制造,从电力到金融合作的协议签署,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已不仅仅限于矿产和农副产品交易。法新社认为,此次李克强的到访对巴西而言是“一个福音”,罗塞夫希望北京能帮助巴西改善其老化的基础设施,为明年举行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做准备。报道称,2009年起,中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从2003年的65亿美元升至2013年的833亿美元,而中拉双边贸易总额2000年为100亿美元,2012年达2555亿美元。巴西外交部亚洲事务负责人利马表示,中国对巴西投资已从“第一阶段的原材料领域拓展至第二阶段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中国对南美施展‘魅力攻势’,从农产品、矿产品进口到雄心勃勃的‘两洋铁路’蓝图。”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当地时间19日,在李克强总理的见证下,中国和巴西代表签署了涉及横跨巴西、秘鲁,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就启动可行性研究做出安排。计划中的“两洋铁路”从巴西到秘鲁,是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首个拉美铁路建设项目。不少专家预计,铁路建成后将对推动南美洲一体化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极大拉动巴西、秘鲁经济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南美国家与中国不谋而合。”有拉美学者表示,南美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机会,而不只是出口资源。但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拉美势力强大的环保团体反对“两洋铁路”计划,称“损害当地生态环境与土著居民利益”。此前,巴西贝卢蒙蒂水电站在修建过程中曾一度停工,批评人士痛斥该项目侵占土著居民的土地和生计,导致当地暴力事件频发。此外,该报还质疑“两洋铁路”的施工可行性,因为项目一旦开工,将进入南美原始森林中最深远、环境最恶劣的区域。据悉,巴西目前拥有一条4000公里长的“跨亚马孙公路”,但这条公路的路况恶劣,雨季时节几乎不可通行。巴西著名经济分析家雷陶也撰文呼吁国人“冷静”,“不要让大单冲昏了头脑”。

针对“两洋铁路”的争议,巴西贸易部长蒙泰罗表示,如果巴西有意参与投资,必然认为该项目是有意义的。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卡诺斯·阿基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这将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项目完工以后,中国可以直接从巴西、秘鲁等国家运送铁矿石、大豆等原材料,而不需要再经过巴拿马运河。巴西里约州国际关系局局长佩德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巴关系发展迅猛, “两洋铁路”的启动会让中巴关系更上一层楼,他同时希望巴西能够从中国学习更多的基建经验,欢迎中国公司投资到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1.《两洋铁路 李克强见证“两洋铁路”开局 南美与中国不谋而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洋铁路 李克强见证“两洋铁路”开局 南美与中国不谋而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