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关“犀利哥”的各语种视频有20多个,点击率高达几十万次;在社交网站“脸谱”上,“犀利哥”至今已有1000个狂热“粉丝”。多数热心此事的中外网民都是冲着此人传说中的超帅外形去的。在3月4日的英国《独立报》上,该报驻北京记者克里夫兰•柯南这样写道:“相貌英俊的他大概1.73米高,35岁左右,总是一根香烟在手,穿着一件皮夹克走在宁波的城市街头。他不是娱乐圈的偶像人物,而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但现在这个男人通过网络传播变成了偶像。”该报道也提到,“犀利哥”在中国网络上受到极度追捧,但也有中国网民认为,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生活已经很凄凉了,再被公众这样插科打诨,实在是不应该。

在日本,如《产经新闻》、时事通讯社这样的大媒体也在追踪报道中国流浪汉的动向,众多日本网民连连发出“真的好帅”一类的惊呼。仿佛在日本影视界缺乏冷面明星的今天,“犀利哥”填补了日本女性的精神空白。俄塔社报道称,中国的一位流浪者成了“时尚风向标”;意大利《共和报》称其为“中国当代波希米亚主义偶像”。《纽约杂志》网站博客“the Cut”甚至评论说,这个宁波男子拥有众多仰慕者,其实和近年来欧美时尚界流行的“流浪汉风格”有关。

一些媒体还联想起了本国也有“犀利哥”。美国媒体提到了去年火暴纽约曼哈顿的“最时尚流浪汉”。当时,纽约著名街拍博客摄影师的镜头捕捉到了流浪汉克里斯,他虽然穿着别人丢弃的旧衣服,但从手套到靴子搭配得一丝不苟,令摄影师感叹不已。原来,克里斯白天在曼哈顿的高级百货公司闲逛,总能从垃圾堆里捡到价值不菲的旧衣服、首饰和被丢弃的名牌手袋。此后,克里斯就成了纽约时尚圈追捧的明星。在韩国,有关“犀利哥”的报道竟然有100多篇,有趣的是,多数文章都提到了首尔的“新林洞花乞丐”———这位40多岁的韩国流浪汉同样拥有酷似韩流明星的俊朗外形。韩国报纸《光州之梦》说,“新林洞花乞丐”一度是韩国网络最热门的检索关键词,但他依然是个谜。现在,韩国媒体又重新关注起“花乞丐”的身世,有人甚至说他是大企业主的儿子,故意扮成乞丐体验生活。

显然,西方媒体的关注不可能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上。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10日称,这是世界网络娱乐化下的一个新范例,但在虚幻与现实之间,却是一出中国社会的悲剧。《独立报》称,在中国,乞讨是非法的,但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让地区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流浪汉群体的确存在。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网站称,在中国,流浪远不是一种独立、自由精神的象征,“犀利哥”现象是以时尚之名、对一名精神疾病者的嘲弄。很多网民还对众多媒体的炒作表示不满。《独立报》网站上名叫“GANGESBOY”的网民留言道:“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从这个流浪者的身上看出时尚气息,他就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无家可归者,我想对他表示怜悯。”另一个网友称,难道亚洲就没有别的新闻了吗?亚洲的记者肯定能找到其他新闻。毕竟那里有数十亿人,几十个国家,每天上演着无数悲剧,这些才更值得报道。还有人发问:“说真的,这事值得上报纸吗?”一个德国网民留言说,中国媒体用娱乐态度报道无家可归者,并没有试着去帮助解决,这真是悲哀。此外还有借题骂中国政府的网民留言。

●本报驻外记者 纪双城 青木 陆乐 陶短房 詹德斌 萨苏 廖政军 张培●柳直 郑润宇

1.《宁波犀利哥 外媒热炒犀利哥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悲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波犀利哥 外媒热炒犀利哥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悲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2450.html